「這事小爺只是猜測。」竇玉成徐徐道來。
在家中待不住的竇小郎君決定在宣城找點樂子,他去了當地有名的青樓吃酒去了。
這裡要說一下,這個吃酒真是字面意思上的吃酒,竇小郎君認為最好的酒在青樓,一邊聽曲一邊吃酒才叫快活,旁的地方沒這個滋味。
因為身份不宜暴露,竇小郎君是偷偷跑出去的,他自小和竇尚書鬥智鬥勇慣了,一個宅子他只看一眼,便知道那裡的守衛不嚴,哪裡能溜出去。
竇小郎君不但順利地溜出去了,還找到了青樓里最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聽到了一耳朵的八卦。
八卦這個風氣在大理寺由來已久,更是在周良才的帶領下發揚光大,作為周良才好友的竇小郎君聽的如痴如醉。
「你們都聽說了嗎?這南王世子不是南王的親生骨肉!」
「不能啊,不是親生骨肉能將世子之位傳與他?」?「你們都猜錯了,咱們王爺在外面有個相好的,那婦人新生了一個孩子,王爺想將世子之位給那孩子!」?「非也非也!某從長安來,聽說王爺對聖人極為不滿,世子只不過是替南王出頭。」
竇玉成:「…… 」
就,很離譜!
南王都七十多歲了,他到底有甚本事生一個孩子?
「這些流言在宣城傳的很廣嗎?」崔敘問道。
「很廣泛啊。」竇玉成道:「大家都在說南王想自己成就大事,只是不好出面,所以才推了南王世子出來。」
這個理由也是大部分百姓認可的,和南王世子比起來,南王的動機更合理,而且百姓並不知道南王府已經脫離了南王的掌控,都以為是南王在暗中操控。
「若不是咱們身在其中,知曉南王寸步難行,恐怕也會信了。」竇玉成說到這裡都有點忍不住同情南王了,「這兒子生的還不如一塊兒胡餅,好歹還能填個肚子。」
不過南王世子怎麼變的聰明了起來,知道拿自己阿耶做幌子了??不僅是竇玉成,連百里謙也是這般想的,「恐怕是他身後的謝先生出的主意,他倒是個聰明的。」
只要這樣的留言傳出去,南王世子「被逼無奈」,就算是事情敗了還有挽回的餘地,只是可憐南王,都七十多歲了,還要背上一口黑鍋。
「謝先生在南王世子身邊多年,他和岑先生暗地裡做了不少大事,確實當的起大才一說。」崔敘想到這段時間從南王口中知道的、關於世子和身邊之人的信息,感嘆道:「只是這樣的一個人如何會聽命於南王世子?」?
謝先生和岑先生是一起投入南王府幕僚的,當年他們於南王府行卷,說是自己出身於商賈,科舉一途走不通,輾轉多年才到了南王府的門前,特來求南王收用。
本朝律法規定,凡商賈之子嗣後人,不得科舉,這些人的出身就註定他們的才能得不到重用,也因此商人通常都是最低賤之人,不到萬不得已不走行商一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