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身飼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趙朴真略略曲膝應了,轉身走進去不多時果然捧了個匣子出來,李知珉接了書翻了翻,他今日心中不快,有些看不進去,轉頭看趙朴真站在一側,目光在屋內逡巡不知道在找什麼,心中一動,問她:「這書你看過嗎?」

趙朴真回過神來,低聲道:「沒看過……不過柳公原,是天照年間被貶謫流放,後來聖后沒在了,先帝為他平復,親自三顧茅廬請他,他也不肯入朝。」

李知珉換了個問題:「平日裡愛看什麼書?內文學館的學士給你們講什麼書?」

趙朴真依然謹慎地斟酌著回答:「並沒什麼愛看的書……姑姑說我們認得幾個字,貴人找書我們能找到就好,文學館的學士們教的《女訓》《女德》,也不許我們看雜書,說女子看了雜書便是不安於室,經義是進學治世所需,我們女子不必科舉,只撿著詩書讓我們背誦,將來也可教導兒女……」她沒有說自己因為好奇還是在書庫里瀏覽翻閱了許多書——只是書庫里的書浩如煙海,她不過是隨手翻閱,所得甚小。

李知珉冷笑了聲:「不過是咱們大雍出過一個天照女帝,那些腐儒怕再來個牝雞司晨……」他住了口,沒有繼續說下去。

天照女帝暮年被迫退位,黯然而終,雖然繼位的都是親子,卻在大臣們的勸說下,取消廟號,將之仍歸為李家婦。她明明稱帝執政數十年,卻得不到曾登基為女皇的承認,曾經作為她臣子的老臣,如今提起她,也只是稱聖后。天照一朝任用了不少女官,民間女子讀書之風大盛,富庶的江南一帶和京城都自發興起了女學,當時差點連女子科舉都開了,最後因爭議太大,才作罷,只在朝中高官世家裡選了知書達禮的女官在身邊當差。

聖后身邊的女官,個個都是嫻詩書,通經義,走出來學問不下男兒的。聖后去世後,幾個有名的女官被先帝指婚嫁出,有的不願嫁人便出了家為道為尼。宮裡曾被重用的女官也漸漸放出宮外,之後朝廷大力旌表幾個守寡,專心撫育孩兒的節婦,又印了高祖皇后的《女訓》發放民間,力倡女子貞靜溫婉,賢良柔順之美,民間這給女子讀書的風氣才漸漸淡了,但大雍因著出過聖后,女子熟詩書、嫻弓馬,出門拋頭露面的風氣還頗盛,不似前朝嬌弱,只關在閨中。

但是他說這些,做什麼?趙朴真不敢接口,李知珉卻繼續說話:「以史為鑑可以知世事,你可以先讀史,先看本朝國史的,再慢慢往前推,通讀過一遍,看不懂的不必強求,只記著就好,等看過以後,諸子百家撿能看進去的看一些,至於詩詞歌賦麼……」他嘴角浮起了一個有些薄涼的笑容:「若是為了今後與夫君唱和教養兒女,學一學是不妨的。」

這是……在指點自己嗎?趙朴真戰戰兢兢地想,只是低聲道:「謝殿下指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