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身飼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書房裡全無響應,仿佛只有宋霑一個人關心這場和談,他看了眼慢悠悠翻書的李知珉,一身便袍閒適無比,又看了一眼在一旁煮茶卻明顯已經神遊天外的趙朴真,有些無奈,輕咳了聲引起這對心不在焉的主僕的注意:「丫頭在想什麼呢?和談結束我們就可以回京了。」

趙朴真回過神,看了眼李知珉,他仍然在垂眸看書,顯然對他們聊什麼都不在意,便大膽問宋霑道:「我在想,前些天聽到上官公子說,說他母親是因為遇山匪而亡的?」

宋霑一怔,回憶了下道:「不錯,是有這事,上官夫人當年可是世族高姓盧氏嫡女,才名遠揚,後來下嫁上官家,到了京城才知道她容貌也如天人一般,十分不同凡響。當年她似乎是帶著襁褓中的女兒回河西娘家休養,沒想到遇上八王之亂,路上流匪眾多,她雖帶著家丁護衛,仍是被一股山匪給劫了,緊急之時她為保護女兒,令乳母將自己女兒帶走,她引開匪徒,又為了避免受辱,縱身躍入山崖,屍骨無存,消息傳回,上官家和盧家都十分悲痛,聯合上表,為她請貞節旌表。也是適逢其會,那時候聖后一朝才過,女子拋頭露面讀書、干政之風日盛,朝廷大概是擔心再出來個亂政的女子,便大力倡導女德,拿了她做為賢妻良母的義烈典型,大肆旌表,賜了貞節牌坊,賞下封田,還給上官家和盧家都給了封賞,每邊都多給了幾個蔭封的名額,還給上官夫人親生的一子一女都給了爵位,小小年紀就已有朝廷俸祿了,朝廷那會兒藉機把賢惠貞烈的女德給大肆宣揚了一番,後來我記得又一口氣封了好些個貞潔婦人,還出了本《貞女傳》,上官夫人盧氏就是打頭的第一個,這會兒應該還能找到……」

趙朴真呆呆道:「屍骨無存?那就是,其實並沒有確認她滾下山崖是真的死了?那她如果沒死怎麼辦?」

宋霑笑道:「那種時局,你不知道,到處亂得很,她一個柔弱夫人,滾下山崖,就算不死也要受了重傷,又或者落入山匪手裡,又或者流落在山野荒郊,哪有生理?」

趙朴真道:「那假設……假設有人偏偏將她救了回來,還好好地護送她回了京呢?朝廷的旌表……能撤回嗎?」

宋霑一笑:「史書上咱們也讀過,朝廷重臣重病,天子一般不探病,若是親探,那就是問身後事了,不死……也得死了。更何況是一個婦人?旌表已下,還是你上官家和盧家聯合上報請的旌表,你現在說人沒死,沒確認人死,你們為什麼請封?這豈不是欺君之罪?盧家和上官家那都是不是小家了,自然知趣,就算還活著,也多半是改換名姓,遠遠送莊子上養著了。不過這也是隨口一說,那會兒戰亂,一個世家養尊處優的婦人,還生得美貌,可以說是必無生理。」

趙朴真卻腦海猶如閃電掃過,通明無比,原來如此!那天想不通的地方這樣就說得通了!為什麼盧家和上官家都不肯接納自己大難不死的親人,因為他們怕擔上欺君之罪!他們已經享受了她死去的莫大好處,必然已捨不得吐出來!應夫人含恨離開子女,孤身遠走,嫁給了應欽,卻對自己年幼的兒女內疚難安,默默關懷。難怪上官家襄助太子,應欽也投靠太子,而一旦上官小姐沒有封上太子妃,應夫人立刻帶了應無咎上京提親,她一定是想要將女兒納回自己的羽翼之下!試問這天下還會有哪個婆婆能比自己的親生母親更包容更好相處?若是不問別的,上官小姐嫁給應無咎,定是圓滿平順的一生!難怪應夫人那麼關註上官公子的戰事,甚至願意出手助秦王,只是象徵性地提了個可有可無的條件,她明明就是為了保護她自己的親兒子啊!無論當時他們出使不出使,想必應節度使都會出兵襄助秦王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