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老夫人卻叫了王媽媽道:「你回去和貴妃娘娘說,如今大事是太上皇和楚王要回來了,朝中必生波瀾,我已派人打探過了,因著一路磨折,小世子已夭折,崔柔波因為心傷小世子,又經不起凌虐,已經病逝,倒是崔婉,仍然康健,此次也一併迎回,讓她打起精神來,先想好如何應對才是,德妃不管是白氏也好,趙氏也好,起不了什麼波瀾,皇上再寵,也越不過咱們上官家,越是瞞著我們,越說明忌憚我們,貴妃娘娘不必太心憂。」
王媽媽低聲應了,上官謙頗為意外道:「崔皇后還活著?」畢竟被俘對女人來說是滅頂之災,貴女們一路被俘,聽說全數淪為軍妓,更何況崔皇后的容貌,對著那等豺狼,清白難保。
上官老夫人微微不屑:「崔家人哪有普通的,青蕃那太子被她給迷住了,俘虜里無人不知她以色侍人,所有大雍的俘虜都圈在農場裡當農奴,每日耕作不息,衣食不給,十分艱難,唯有她和楚王住在慕容延別院,衣食無憂,那崔柔波聽說就是因為不堪受辱,自盡而死。然而是她仍然厚著臉皮苟活著,真不知等她回來,還有什麼臉裝那清高出塵的樣,我若是她,早就一頭碰死了。」
上官謙卻想起了當初髮妻回來之時,母親一模一樣的說辭,心中微微不適:「她是為了保護親子吧,小世子夭折,楚王可是聖后嫡脈最後一點骨血了,若沒她護著,楚王怕是也頂不住。」
上官老夫人冷笑一聲:「不過是為自己苟且偷生找個藉口罷了。她不是個好打發的,讓筠兒打起精神好生對付吧。肯定又要拿著聖后嫡脈說事,依我看皇上還是不夠心狠,就讓他們在青蕃那邊自生自滅,迎回來作甚?若是迎回來,路上有個什麼,怕是要被天下口誅筆伐死,倒還不如一直就談不攏。」
上官謙道:「畢竟是親父,君父再上,若是果真不管不顧,這樣全然不顧倫常道德的皇上,我們為臣子的,更要擔心了。再則一直不贖,朝廷的臣子們也會有想法,如今大局已定,他們翻不出花樣來,嚴蓀回來,應該也是請辭歸鄉了,這朝中天地已換。倒是德妃那事……我覺得皇上並不是多麼忌憚我們,恐怕其中另有別情。」
上官老夫人道:「甭管有沒有別情,如今事實就是,太子有我們上官家的血脈!」她臉上煥發出了光彩:「上官筠都沒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麟兒鎮守宮闈,應該早就知道此事了,叫他來,讓他想法子和德妃相認!告訴她我們上官族會支持她!」
她的皺紋都舒展開來:「真是好消息,如今皇上後宮所有侍寢過有品級的妃子,貴妃、德妃、才人,全是上官一族的!」無論哪一個封后,都是一樣的。
上官麟被叫來的時候,滿臉不耐煩,聽到祖母說時,嗤笑了一聲:「家裡真是打的好算盤,貴妃、德妃,才人,一個都不能放過,好一個千年世族,振興門楣要靠女兒,男兒竟都死光了不成?德妃一個人在外邊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今日,上官家可一點兒沒幫她,甚至當初知道她是親女的時候,仍然放任她為奴為婢,置之不理,還讓她屈居於奴婢之女之下,我是沒臉去認她的。」
上官老夫人笑道:「你若是真為她好,還是勸她認父親,她一個人在宮裡,仰仗者只有皇帝一人的寵愛,那什麼白家,想必根本就是皇上的人,給她安排個有錢的娘家罷了,帝王恩寵,那是從來都沒有長久的,她需要我們這樣血脈相連的娘家幫忙,白家算什麼?你和她說,總有一日我們會安排她認祖歸宗,光宗耀祖。」
上官麟抬腳就走,從小到大他就是聽著這一套長大,家族的光輝,世族的延續,若是竟是靠著這一套噁心齷齪的手段來維持,他真是寧願生在平民百姓家,田舍草蓆,粗茶淡飯,至少親情,都是實實在在,什麼都沒有摻雜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