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浩大,鐘鼓齊鳴,龍旗獵獵,李恭和這時候才覺得自己真的已經真正擺脫了那全是泥巴糞土牛馬畜生的農奴生活,依稀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那至尊榮光的歲月,他抖了抖身上的黃袍,下了輦車,看到那孽子帶著文武百官迎上來行了大禮。
他心中冷笑一聲,倒是仍然上前扶起李知珉,含淚道:「托上天和祖宗之佑,朕今日終能回歸故國!」眾臣們頓時也大放悲聲,一陣惺惺作態之後,才又各自上了車回城,回城後少不得又是一番太廟祭拜,痛哭流涕。
是夜皇宮在武成殿設了大宴,為太上皇洗塵壓驚,楚王、晉王、齊王也都在座,雲韶司仙樂飄飄,歌舞昇平,幾個一同被俘的大臣如嚴蓀等也得以陪宴,人人面上都似有隔世之感,氣氛其實是頗有些沉重的,但這幾個大臣卻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也算是忠心耿耿陪太上皇西狩了一輪,今上再怎麼,看在太上皇面上,總不會特別為難他們,繼續高官是不可能,但乞骸骨歸田園,安安分分領一筆養老俸祿回鄉還是能達到的。
人人面上含笑,心中各有打算,卻聽到上頭太上皇開口了:「朕上干天咎,失守宗祧,九廟震驚,四海無序,上累於祖宗,下負於黎民,誠賴天地降祐,祖宗庇護,將相竭誠,才得以收服山河,皇兒啊,你須晨興夕惕,惟省前非才是。」
一時眾臣面上都頗有些微妙,要知道這位太上皇,可是實實在在是社稷罪人,引狼入境,懦弱無能,害得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大家顧及他是今上生父的面子,迎回太上皇,宴飲一番,演完今日這齣戲,從今往後這位太上皇可就真要退出政治舞台了。這位太上皇若是知趣,就該自己下個罪己詔,安安生生的將天下交給自己實權在握已經登基的嫡長子,然後從此安享天年才是,這時候卻真充起大臉來,當著眾臣的面,將自己的罪過賴成是天咎,又將收復河山的功勞只說成是祖宗保佑,將相功勞,卻完全把真正的功臣,新皇的功勞全然不提,反而讓新皇痛改前非,也不知是何道理。說起來,這位皇帝在位二十多年,前邊都是東陽公主把持朝政,後期好不容易東陽公主倒了,也並未見什麼建樹,完全受制於世族,以至於國事糜爛,軍政上又一塌糊塗,決策失誤,導致天下失守,怎的好意思還在說教新皇?
李知珉面上倒是平淡,只是應和,這時候李恭和卻又開口了:「朕在青蕃,被貶為農奴,與畜生為伍,朝不保夕,饑寒交加,被青蕃橫加侮辱之時,也時時靜思己過,想著朕究竟是政有所失,還是行有所過,為何遭了天譴。前思後想,有一日夜裡,卻夢見父皇與聖后齊齊入我夢來,指責我以庶脈之身,承不起神器之重,以至於黎民天下,被朕牽連,受此天罰!他們還警示我,如今祖宗拖賴,放朕回國,便是給朕彌補的機會,若是仍執迷不悟,則子孫都要受牽連!」
席上倏然一靜,眾臣們盡皆看向太上皇和皇上,所有人都已驚呆,這位太上皇,這是在青蕃吃了太多苦,瘋了嗎?這話是什麼意思!這話的意思是,他因為是庶子之身,不配繼承皇位,所以遭了天譴,這話若是為實,那麼身為太上皇嫡長子的新皇,難道也不配繼承皇位?
這是在動搖自己親兒子的帝位啊!
太上皇真的沒有瘋嗎?
席上已經開始竊竊私語起來,上官謙十分不安,起身道:「上皇一路行來,勞累過度,是否下去安歇?」
太上皇卻高聲道:「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你們不必勸慰朕!朕這些年,果然錯了!朕不配這天下之位,因此上天降下天罰,如今朕痛改前非,皇兒!這皇位,還當還於嫡脈一支才是!」他站起來,一振袍袖,卻是指著身旁一直木著臉不言不語的楚王李知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