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身飼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二為工讀部,此部學費及食宿費全免,可從女童學直接升入,也可收受全國各地窮困十歲以上女學生。此部女學生一律要在學余參加勞動,或針黹,或紡織,或抄書,或洗衣,或為女學各部提供勞務、助教,每月還發放額外補助,一直可就讀到及笄,女學生及笄之時,女學會集體舉辦聲勢浩大的及笄禮,賀其成人,並容許其自擇出路,或嫁人,或升入女學高級部繼續工讀。

三為女學高等專修部,此部則收取學費,下設典籍科,此科為女子擅文史書畫者繼續就讀,可同時考取女科舉,擔任朝廷、宮廷女官;數算科,此科為女子擅算者,可參與女學下開設的商鋪、田莊、倉庫管理,也有長於天文地理者,也可進入朝廷欽天監和工部從事相關差使。醫女科,此科為太醫院專派太醫輪流授課,擅醫者此後可在太醫院任職,為女貴人和京城高門女眷診斷,也可自行開設女醫館。

可高等專修部修讀後,女學生可考科舉,可進入朝廷各部任職,可為女學做教師,可為女學商鋪繼續工作,可為醫,總之一進入嫏嬛女學,可以說至成人十八歲後,都是衣食無憂,甚至不必擔心出路。

嫏嬛女學這一開設,並且通過朝廷發給各地官府照會,可將各地民眾無力撫養的女嬰、女童一律送來嫏嬛女學之時,朝野議論紛紛。也有御史上書彈劾,道是奪民眾之女,至其骨肉分離云云,但不過是微小的聲音,畢竟如今天下才剛剛經歷過戰亂,民眾貲產不足贍養太多的孩子,女孩不能勞動,長大後又要按丁口繳稅,嫁人又拿不到幾個彩禮,於是棄養、溺殺女嬰之事頻發。這一政令其實極大地保障了女嬰的成活率,之後受到教育,又安排工作,可以說是考慮得十分周到。畢竟,戰後的大雍,人丁凋零,剩下的儘是寫老弱病殘,若是活到育齡的女子少了,直接影響到國家人口。

也有御史抓住讓各地官府專門送女嬰女童入京這一點批判,以為耗費太多,皇上只輕輕一句:「當初聖后設密匭,詔告天下州縣,凡告密者,各地官府以車輛驛馬相送,各地驛站、沿途官府待以五品官之遇,平安護送至洛陽。各地官府,無一敢有異議,遵行無誤。如今朕不過是讓各地父母官行父母之責,送百姓棄養女嬰童入京,有何不可?這些得到妥善教養的女子,將來會是天下子民之妻,會是天下棟樑之母,善莫大焉!」朝廷官員盡皆沉默,是啊,告密做得到,難道送幾個女孩,反而做不到了?無人願意養女兒,國家再不兜底,將來誰來做妻子,誰來做母親?人丁如何興旺?有國無民,國將何存?

然而此舉實在需要錢財投入太多,要知道女孩十歲以前,幾乎是沒有產出的,女學前期,基本是要耗費巨資來養孩子,而且沒有回報,畢竟女學生們,可以預期的是長成後就會嫁人,並不能出產什麼利潤。女學費用,幾乎盡賴德妃一人自籌資金,聽說德妃自己就出了十萬白銀之巨,並添上了不少商鋪田莊,幾乎將自己嫁妝全貼上了,此外晉王妃也出了三萬兩白銀,京中高門也有捐資的,但不過是一千兩千的表示誠意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