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楠,十歲。父親王久武,二十九歲。今晌登記。】

——囡囡?!

青年認出了這個已被育兒堂收養的小女孩,不由僵滯當場。

貫水楠不該在學校里嗎,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兒?

不,最大的問題是——

會是誰,假稱自己名叫王久武,將她送了進來?

作者有話說:

跑肚兩天還憋出了一章,這是什麼精神,這是死線衝刺精神!

再次強調本文為架空背景,所以存在民間福利機構。

老王的口音也是架空的,不要和現實中某一省的方言對應。

順道一提,「王旭」這個名字,是老王臨時結合「陰闌煦」想出來的,給娃定成六歲,也是因為老陰今年二十六歲。

再加上一個「王楠」,老王在本章喜提一雙兒女,可喜可賀,可喜可賀hhh

第57章 木南

事實證明,就算變成了「王楠」,她也依舊討人喜歡,才來了半個上午,就又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而且沒人認出她是前幾年參加過義工活動的那個女孩。

正和孩子們追逐嬉鬧的時候,一個婦女抄著耙子過來,開始滿臉不耐煩地耙起落葉。貫水楠記得她,於是有意甜甜喊了一句「劉姨上午好」,果然,劉蓉只是從鼻中哼出一聲,同樣也沒有認出眼前的女孩。

第一次搞「化裝偵查」就如此成功,貫水楠倍感愉悅。

這時又有人呼喚劉蓉,「劉姨,過換班的點兒啦。」

貫水楠一邊繼續假裝玩耍,一邊觀察起那個從接待室小門探出身的中年婦女。同樣穿著育兒堂統一配發的圍裙,婦人看起來和劉蓉差不多歲數,皺紋卻明顯許多,皮膚也十分粗糙,一頭稀疏短髮隱約可見頭皮,像是個長年操勞的農婦。

女孩不認識這個婦人。

她快速回憶跟著父親做義工的經歷,印象里確實沒有這麼一號人。幾小時前辦理入院手續時,貫水楠才第一次見到這張生臉。

婦人名叫「牟愛珊」,孩子們都叫她「牟媽媽」。

貫水楠鎖定了自己此行的「目標」。

她沒有貿然上前與牟愛珊接觸,不動聲色地耐心等待。

牟愛珊和劉蓉換完班,接著就去了孩子們住的那棟矮樓。

——女孩等的就是這個。

在育兒堂規定的午休時間內,除了在接待室當值的職工,其他育兒員都要隨同看護,以保證精力過剩的孩子們能安穩入睡。換句話說,每天的這個時候,整間小院裡都沒有人隨意走動,可以說是秘密搜查的最佳機會。

這種細枝末節的事,不會產生文字記錄,因此只有曾跟育兒堂有過聯繫的人才能知曉——圍牆外,王久武還在徒勞地搜集信息;圍牆內,貫水楠已經做好準備,伺機行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