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漪凝重的頷首,抬手摸上自己的發間,第一時間摸到了一支白玉簪,可摸到後,卻下意識摸到了另一側,是那天晚上陛下在廟會上送她的那堆簪子中的其中一隻銀簪。
在摸到這隻銀簪的時候,她的心似乎定了幾分,徑直將這隻簪取了下來,緊緊握在了掌中,掩蓋在錦袖之下。
長長的隊列緩緩停了以後,禁軍們排成兩列守護在梧州大運河最大的碼頭兩側,太監們忙上前在貴人主子們的馬車下放上木梯。
林威扶著陛下從御駕走出來,嬪妃陸陸續續下車,隨侍的宮人們也都站得整整齊齊,準備將行李搬上畫舫。
最大的畫舫是在運河上舉辦宴會觀賞歌舞用的,今日也早就備好了酒菜,宴飲歡慶,為將軍們和有功的將領送行。
文武官員齊聲向陛下行禮,恭請陛下登船,姜雪漪和一眾嬪妃皇嗣們就跟在陛下身側。
行走時,姜雪漪看了眼站在陛下另一側的丹妃,只見她仍然一副神情恍惚,難以歡笑的模樣,暗暗嘆了口氣。
本以為她出來散散心就能好一些,不成想還是如此。丹妃固然可惜,可姜雪漪不是她,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梧州的官員早已在畫舫前相迎,一見陛下立刻俯身,諂媚擺手道:「陛下,畫舫上已經備好了好酒好菜,一應都是按著宮裡的規格來的,您在梧州多日,臣惶惶不安,唯恐做得不好,不夠體察民生不能得悅天顏。今日喻將軍和將士們要從梧州返疆,臣深感帝心寬宏,將士艱辛,實在是我朝之幸。」
「還請陛下登船一觀,只要您滿意,便不枉臣一番安排了。」
沈璋寒淡淡瞧他,看了眼身側的大哥哥。
大哥哥身為文臣,身上最帶著父親那股清高不蒙塵的清傲勁兒,如今看著梧州當地的臣子如此諂媚早已倍感不適,即刻蹙眉道:「文當才濟天下,武則保家衛國,二者光偉,最需風骨。」
」陛下英明寬宏,並非昏聵之君,李大人何須做此奸臣做派,一味阿諛。」
李刺史一怔,顯然沒想到這位小姜大人竟敢如此直言不諱,且顯然是陛下授意,立馬彎腰道:「是是是,臣言語有失,還望陛下責罰。」
各州遠在天子腳下,沈璋寒原本就沒指望這些所謂的父母官能有多清廉,也正因如此,巡遊才格外有必要。
梧州發達,掌權者功不可沒,但也正因李刺史等人太重商賈而輕民生,唯利是圖太過,才致前些日子視察農耕時一塌糊塗。
待回長安後,註定是要緩緩調任罷免一些的。
沈璋寒不欲多說,抬步登船,李刺史見狀,躬著的身子偷偷抬眸看了眼陶尚書,謹慎的對了個眼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