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些年對淑妃是如何的偏疼和看重她都看在眼裡,明里暗裡鬥了這麼久也沒個好結果。她早就想好安安心心做她的皇后,不再整日惦記著與淑妃爭什麼,免得傷人傷己,可事到臨頭了,卻說不說都是錯。
正在皇后斟酌之時,劉嬪卻紅著眼睛先惴惴地開了口:「敢問大師,經文究竟有何異樣?淑妃娘娘不過是和咱們一樣抄抄經以示對太后的孝敬罷了,怎麼會有異樣。同樣是白紙黑字的東西,怎麼會有不同?」
「太后纏綿病榻久久不愈,總不至於因著區區經文就礙了太后養病。」
劉嬪話語裡並未針對姜雪漪,反而是句句都在為她說話,可字裡行間卻處處提醒著太后的病情,讓人無法忽視。
沈璋寒瞧了姜雪漪一眼,沉聲道:「有何問題不妨直說,朕絕不怪罪,一切都以太后安危為主。」
大凌朝各種信仰諸多,可唯有信佛為主流,上到高門下到百姓善男信女無數,就連太后也是如此,年年都出宮禮佛。
所以哪怕沈璋寒不信這個,只信人定勝天,可太后極信,百姓極信,他也務必得善待出家人,免得在兩國僵持民心渙散之際落下皇室不仁的話柄。
陛下已經如此說了,了塵這才沉吟幾許,雙手合十緩緩道來:「貧僧自幼聆聽佛音,與佛祖真言相伴,因廣施恩德得信於芸芸眾生,虛得一個先天清淨的美名,也正因貧僧有些與眾不同的悟性和溝通天地的本事。」
「為太后做法七日,這七日來貧僧溝通天地,上達佛音,以天地造化來為太后祈福,早已熟悉太后的三魂七魄是何模樣,人與物,在貧僧眼裡都有真形。」
「物有相衝,人有相撞,時運變遷,若有相撞,便非人力藥理可左右。太后病弱,鳳氣羸弱,本就難養,子女孝心更該圓融悲戚,以誠動天地。可淑妃娘娘的經文雖字字認真,可貧僧一接到手,卻覺得有金戈之氣,鋒銳萬分。如此經文,實在不適合作為子女盡孝而為。」
「所以貧僧才念經以消銳氣,使其平靜。」
簡單來說,就是太后病重,底下的晚輩們需得以圓融之孝來祈福,為太后的運道增磚添瓦,萬不可太過鋒利而驚了太后。
這麼多嬪妃里,偏偏棠淑妃的不合適,這說明什麼?
恐怕棠淑妃野心太旺,連太后都不放在眼裡,說不定寫這些經文的時候心不誠呢。
底下的嬪妃里,有些人的臉色已經微微變了。
誰不知道棠淑妃如今是在陛下跟前一等一要緊的人,雖是淑妃卻足足壓過貴妃,更是連皇后都要避讓三分。
位高權重,母族又風光,這樣的人,就算表面還是溫婉和氣,骨子裡恐怕也要輕狂起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