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孔腹腔鏡的技術,整個縣醫院,就根本沒人會,想要學就只能脫產去外面的大醫院進修學習,但這個進修名額也不是那麼好拿到的。
一方面要看大醫院願不願意收,收了之後又願不願意教,這裡面多少也是需要一些人脈的。
人脈胡孝忠自然那是不缺的,他畢竟是楊文丹的學生,找老師和同門師兄弟要個進修名額讓手下的醫生學個單孔腹腔鏡是不難的。
可這另外一方面,醫生想要去脫產進修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並不是人人都和劉星澤一樣,兩三個月從零開始就可以主刀了,進修醫生怎麼也要出去進修個一年半載的,醫院方面也得給批個一年半載的假期。
醫院的工作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年半載的假期醫院也不是說完全給不出來,但肯定要好好協調一段時間,把工作都排開了,並不是馬上就能成行的。
這很多時候也是不少醫院願意幫助患者聯繫醫生請飛刀的原因所在,上級醫院的飛刀醫生過來,患者得到了更好的醫療服務,而醫院的醫生也可以趁機學技術。
劉星澤的技術到底如何,胡孝忠現在還不能完全肯定,但他還是比較樂觀的,覺得宋承明主任的學生,就算情況複雜一點,但既然在仁合醫院都已經主刀過手術了,肯定是過關的。
這樣的話,劉星澤在縣醫院做手術,胡孝忠完全可以安排縣醫院普外科的醫生跟他學習。
儘管劉星澤現在做的都是一些小手術,可問題是他們縣醫院做的本來也就是小手術啊,大手術人家都更願意去市里省里甚至是京城魔都那樣的大城市去做。
在他們縣醫院,如果有能夠做單孔腹腔鏡的技術,就足夠立足了。
正好單孔腹腔鏡手術需要的一些專用器械,也完全是他們科室的經費能夠負擔的,胡孝忠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買!
這可不只是買給劉星澤用的,劉星澤每周也就來一兩天,再說了,他也不可能一直在縣醫院做手術,但手術器械買了,等他們醫院的醫生學會了也完全是可以用的嘛。
在縣醫院這種級別的醫院中,單孔腹腔鏡技術完全就是王牌了。
有了這個前提條件,胡孝忠原本對劉星澤十分熱情的態度,變成了十二分的熱情。
晚上科室聚餐的時候,胡孝忠鄭重地把一男一女兩個年輕醫生介紹給劉星澤,「這是辜傳慶,雖然評上主治也才沒兩年,但平時沒少做手術,技術很數量。
「還有朱春芳,雖然現在還是住院醫師,但馬上就要評主治了,經常給我當助手。以後不出意外的話,主要就是他們給您當助手,您有什麼需要他們做的儘管提。如果您對他們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也儘管跟我說。」
劉星澤就是來做手術的,對縣醫院內部的情況不感興趣,自然也不會插手胡孝忠的安排,主要不影響手術就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