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宦門逢春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陸耀上來見禮,高儉一早打聽過他是武進士出身,又在冀州邊防呆過幾年,隨意提了些故人名字,正是陸耀軍中舊識。

陸耀道:「在軍中也曾聽得督公大名,督公率三千淨軍,操練有方,軍紀嚴明,冀州軍隊人數雖多,倘有進犯,一擊即潰,四散奔逃者十有八九。督公可有什麼練兵之法,也好教導在下一二。」

高儉聽得這話里三分恭維,七分真心,淡淡地道:「哪有什麼好法子,我們這樣的人,沒了封妻蔭子的念想,生平只愛兩件事,一是惜命,二是圖財,能體恤手下人的命,銀子給得到他手裡頭,他就自然肯出力了,你說是不是?」

陸耀聽得爽快,一疊聲稱是。

方維這些年來在神宮監,只管打掃供殿,採買香燭,每日間擦拭的香爐竟是比見過的人都多。聽他們說邊防經歷說的熱鬧,知道自己插不上話,便低頭微笑著喝茶。

金九華怕他覺得悶,在旁陪著說些南京風土人情。高儉道:「九華,你倒是正經該請教一下我這弟弟的學問,他是沒上過內書堂的,可是他那文章還有一手好字,可比那些司禮監那幫隨堂小太監們漂亮多了。」

金九華聽了,忙賠笑道:「那倒是好極了,之前咱們府里園子剛修好,我們這些慣會舞槍弄棒的,於文字上一竅不通,找了外面幾個酸腐儒生,還說素日有些文名,擬了匾額對聯,督公看了,只搖頭說不好。爺爺既是這次來了,便是如同天降甘露一般,便請爺爺賞光留下些墨寶,讓我們日日看著,也好有些進益。」

方維聽他一番場面話說得如同水銀瀉地一般,笑道,「二哥,這位金公公可是你名下的?真是好一張利口。」

金九華道:「小人可沒有這個福氣。我原是宣大的監軍太監嚴公公名下的,後來他戰死了,同門也多半跟著一起死了,只小人命大,就活了我一個。後來我們督公到了大同繼任,小人便一直跟在督公身邊,親兵也當過,書辦也當過,算下來也十來年了。」

寒暄了一陣,高儉便帶著他們向後面園子裡去。園子從外面看起來不大,繞過影壁是別有洞天,想是江南名匠用心設計的,從園子外面引著一脈流水,繞著花木深處穿折而來,在中間匯成一座湖,沿岸穿插著太湖石的大假山,上有藤蘿掩映。

此時太陽已漸漸落下去了,招待的席面設在岸邊,沿著水流方向蜿蜒錯落排開,約有二十來桌,已是坐的滿滿當當,從北京來的錦衣衛十幾人也雜列其中。

高儉一行人走過來,桌邊的大小官員紛紛起身行禮,方維冷眼瞧著,中間三品四品官員也不乏其人,南京官場上有頭有臉的人物,竟是已經到了一大半。高儉偶爾點頭笑著寒暄兩句,腳下卻一步不停。

主桌設在湖心亭子中,安排的都是南京六部的堂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