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過後,陳鎮、黃淮帶了大隊隨從,在司禮監依次巡房。進了文書房,眾人皆停了筆,屏氣凝神等訓示。陳鎮四下走了一走,一言不發便出去了。眾人無不鬆了口氣。過了一陣,又有兩個小太監搬了些文書過來,依舊是讓他依照上次的例子,揀要緊的摘錄。
方維坐著翻看,見今日的文書,不光是奏摺,還有些書札及詔書。他又花了一天一夜,將脈絡理清,摘錄些事情本末,呈送上去。第三日申時過後,巡視已畢,便有小宦官來文書房叫道:「方公公,黃督公請您到房內回話。」
方維隨著去了黃淮值房,見他手裡正翻著自己的兩份呈稿,便跪下道:「小人愚鈍,請督公訓示。」
黃淮擺擺手道:「起來吧。」將兩份呈稿推到一邊,站起來走到他面前,盯著他笑道:「寫的很好,字也端正。」
方維起身道:「不敢。」
黃淮指一指稿子道:「既是這幾天已讓你將前因後果看了一遍,也寫了一遍,你便自己再跟我講一講公案的始末。」
方維道:「永嘉六年,南京言官彈劾鎮守太監高儉在南京沿江湖盪違制墾田,冒犯後湖黃冊庫,上疏者二十餘人。高儉上疏自辯稱此湖盪繼承自上任鎮守太監,並非新開墾民田,且離黃冊庫甚遠,並無冒犯。其後又有兩京御史十數名,交章彈劾高儉。後高儉又上疏,稱給事中李大用及御史余錦皆在湖盪中屯有田畝。萬歲爺乃遣宮內太監及大理寺少卿赴南京重勘湖盪民田。後萬歲爺詔令,李大用、余錦降一級使用,皆調外任。高儉及相干人等免問。」
黃淮笑道:「口才倒是很伶俐,前前後後一絲不錯。那你覺得言官所言,可有道理?」
方維心中一動,便躬身道:「此事已經老祖宗及內閣諸位閣老合議,又是萬歲爺下旨欽定,都是至高至明之人。小人微末見識,與眾位大人相比,如螢火之比日月,何敢在您面前賣弄。」
黃淮背轉身,走到案頭後面,重新坐下道:「此地只你我二人,單講無妨。」
方維道:「南京言官對高儉前前後後彈劾多次,合計共有六條罪狀,其中變亂成法、妒害大臣、取受工銀、縱人侵漁幾條,皆是道聽途說,並無實例印證;至於陰加查訪,乃南京鎮守太監分內之事。唯南京湖盪民田,萬歲初登大寶,便曾有旨意,命細加勘查,歸地於民,前任鎮守太監未能遵旨照辦,高儉亦未能按皇命行事,辜負萬歲一片愛民之心,此其不當之處。」
黃淮點點頭,嘆了口氣道:「你這番話說的,倒是圓滿。可見你原來在神宮監,是大材小用了。」
方維道:「督公謬讚了。」
黃淮又打量了一下他,端了杯茶道:「你先下去吧。」
方維又跪下磕了個頭,恭敬地退了出去。回到文書房,漸漸覺出後怕來,默默平復了一陣,提筆在紙上寫了幾段《大寶箴》,便到了晚飯時間。
他照例吃了晚飯,見沒有新送來的文書,便告退出來,一路向南往宮門走去。不留神對面有人忽然叫住了他,「方公公。」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