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冷笑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也是讀了這麼多年的聖賢書出身,怎麼這樣糊塗。」
程若愚道:「孝經有云,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若愚自知不忠不孝,還請轉奏聖上,人臣欲諫,輒懼死亡之禍,若愚命不足惜,願將妖歌之意,上達天聽,以全我人臣之心。」
黃淮道:「既如此,你便照實講來。」
程若愚拜了一拜,道:「罪民得中進士,外放江陰任縣令,歷時兩年有餘。江陰是江尾海頭,北鄰長江,南近太湖,水路通達,原是魚米之鄉。南北雜貨,越境跨江,市場興旺。百姓日子雖不算富庶,也還頗過得去。只是近十年來,倭寇頻頻沿江而上,騷擾當地,黃田港內原是舟船滿泊,商賈滿街,自倭寇襲擾以來,動輒擄掠殺人,官民遭殺傷者,月月有之。」
「各地商船,皆不敢再來。百姓生計艱難,悲苦無門。抗倭所用軍需糧草,多有短缺,又多從民間緊急籌措,生民已疲不堪命。南京鎮守太監又動以朝廷為名,到蘇州常州兩地造辦藥料,橫索貨寶。前年,發鹽引六千引於江陰縣,索取銀子一萬三千兩。去年,又發鹽引一萬三千引於江陰縣,索取官民銀三萬六千兩,略有遲延,便痛棰吏民,人人色變。」
黃淮道:「你提的這些征派,可有實證?」
程若愚道:「凡此種種,罪民皆已記錄在冊,不敢有一絲妄言。」
黃淮道:「那妖歌中的太湖魚和君山茶呢?」
程若愚道:「江陰的貢品,當屬鱭魚和茶葉。這鱭魚俗稱刀魚,僅一指長,出水即死。為了保鮮,有專造的貢船將撈出來的魚立刻冰鎮,先在孝陵上供,然後沿著大運河向北急遞。貢船晝夜前征,所至之處,需要替換大量冰塊,急如星火。若換冰不及時,滿船鮮魚皆腐爛發臭,穢不可聞,只能棄之江中。因此,若宮中需索千斤,貢船需捕撈萬斤以備完全。」
「春日魚肥之時,滿江漁船,密密捕捉,不舍晝夜月余,尚不能滿足貢船所需。交不得差的漁民,往往被鞭笞致死。這鱭魚本已少見,數十年來這樣捕捉,日漸稀少,有漁民被攤派到戶,自知難逃一死,竟然全家自盡。」
程若愚說著說著,聲音便哽咽了,眾人皆不做聲。他嘆了口氣,又道:「江陰的貢茶,人道是君山茶,這卻是個大大的錯漏。江陰背靠太湖,湖中有山,名曰洞庭。湖南嶽陽,也有一湖,名曰洞庭,洞庭湖中的山,名為君山。宣德年間,先皇帝品了湖南的貢茶,稱讚有加。」
「宮裡辦事的人,上不知下情,只寫了個「出自洞庭」,不知怎麼,便算到了江陰縣頭上。江陰有山,但茶樹甚少,品格不高,只得出外採買。宣德年間,每年進貢五百斤,縣衙便使商戶到外縣購買,勉強充數。只是貢茶額年年增加,漸增至五千斤,今年乃至八萬五千斤,公帳既有虧空,無錢出外購買,受倭寇滋擾,水路也已不通,外地商戶不敢來,本地商戶亦不敢接,罪民便是如來佛祖大羅金仙,亦難以復命。罪民自知犯了彌天大罪,其罪當死,惟願朝廷開恩,撫恤我民,明年歲半之數,以十分為率,量免五分,以寬民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