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喝了口茶,一字一句地道:「便說江陰原本富庶,近年來,因倭寇滋擾,商賈稀少,民生凋敝。倭寇動輒擄掠殺人,抗倭所用軍需糧草,多有短缺。程若愚因連日籌措軍餉,疲於奔命,不留心記錯了貢茶的時限,被高儉申斥,故而作歌以泄私憤。數月以來,他已知辜負聖望,追悔莫及,惟願聖上開恩,免他死罪。」
方維聽了陳鎮的話,心中已有主張,沉吟之際暗暗打了腹稿,吸了一口氣便提筆寫來。陳鎮與黃淮一左一右,看著他一氣呵成,連貫通達,暗暗點頭。過了一盞茶的工夫,方維便寫完了,雙手呈送上去。
陳鎮讀了,點頭道:「很好,都寫到了。尤其是他追悔之意,殊為痛切。」又指給黃淮看。黃淮道:「是好文章,也全賴老祖宗宅心仁厚,連程若愚這樣的冥頑不靈之輩,也設法予以保全。」
陳鎮擺擺手道:「罷了,你今日先就這樣回聖上的話,其他的容後再議吧。」又指著謄錄叫方維道:「把原來的這份東西燒了,這種悖逆不道的妄言,留不得。」
方維便把燈里的蠟燭取了下來,將謄錄點燃了,扔到銅盆里,眼看著火苗竄起來,將紙張連同字跡一起燒盡了。
陳鎮道:「興獻王府倒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看你年紀輕輕,這樣會做事。」
方維道:「老祖宗謬讚了,小人不過是承蒙老祖宗的教誨,自己用心了些,只是小人資質愚鈍,便是怎麼費力,也趕不上老祖宗的萬一。」
陳鎮便笑一笑,端起茶來,示意黃淮與方維退下了。待走得遠了,方維輕聲道:「那份謄錄,小人還能再默一份出來,只是程若愚,還是活著的好。」
黃淮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方維又默寫了一遍,親自送到黃淮值房去。黃淮見他兩日一夜未休,也叫他回去。正好文書房發下來了端午節的賞銀,方維得了五兩銀子,便揣在懷裡,提著一盞燈籠,出了宮門。
二更天他到了家,敲門是鄭祥來開門。他問:「怎麼是你?」
鄭祥道:「我原是讓大哥一起回家裡來過端午節的,他說萬歲爺過兩天要到西山玉清觀里打三天平安醮,司設監整理天子儀仗的缺人,叫他去幫忙了,一時回不來。我好不容易回家裡來,乾爹你也不在。」
方維點點頭道:「雄黃酒喝了?」
鄭祥笑道:「喝了。過水麵也吃了。」又給他看手臂上的五色絲線,「乾爹吃飯了沒,要不要把玉貞姐姐叫起來做點東西吃。」
方維看了一眼,見盧玉貞屋裡滅了燈,搖搖頭道:「不用了,我在宮裡面吃過來的。」又問:「內書堂放榜沒有?」
鄭祥道:「還沒有呢,我托我們掌司打聽了,還沒定。」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乾爹,我們白天出去逛了,也給你買了東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