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樣一說,盧玉貞反而不好意思了,又抱著腿坐起來看他手上的書,指著封皮道:「柳……河東集?」
方維聽了,點一點頭,把書遞到她手裡道:「難得你喜歡我看的東西。」
他這樣說了,盧玉貞不好不看,硬著頭皮翻了翻,見這本書已經很舊了,邊緣被翻得殘破不堪,書頁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小楷批註,她笑道:「大人給我講一講吧。」
方維指著書裡頭慢慢講道:「這是柳宗元的文集。這幾卷書我讀了好多年了,從八九歲就開始,可能年紀大了,越發覺得寫得好,文字美不美倒都是皮囊了,難得的是議論明白曉暢,又正氣凜然。我學寫文章,也是取法他比較多。」
盧玉貞聽得茫然,笑道:「大人這樣厲害,喜歡的文章一定也是一等一的。你們這叫……神交已久?」
方維險些笑出聲來,搖搖頭:「可惜他這個人是最看不起我們宦官的。他這一生仕途都是被宦官所害,所以他就寫了一篇有名的《晉文公問守原議》。」
他翻到了,笑著用手指給盧玉貞看,「就是這篇,裡頭有句話是很有名的,而晉君擇大任,不公議於朝,而私議於宮;不博謀於卿相,而獨謀於寺人。意思就是君主有事不和文臣商量,要和宦官商量,宦官不是好人,這樣不對。」
盧玉貞睜大了眼睛道:「他說你們不是好人,你還喜歡他的文章。」
方維笑道:「要是因為看不起宦官就不讀一個人的文章了,那我早就沒有書可以讀了。」又笑道:「不說這個了。」
盧玉貞又翻了一翻,忽然看到一篇文章,批註層層疊疊,墨跡有舊有新,又有一些被墨抹掉了,便問:「大人,這是?」
方維看了看,忽然嚴肅起來,沉吟了一會道:「玉貞,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唐代武后時期,有個叫徐元慶的人,他的父親被一個叫趙師韞的人給殺了。他就處心積慮要報殺父之仇,於是就改名換姓,在驛站里當驛卒當了多年埋伏著。有一次趙師韞出公差,在驛站里落了個腳,就被他殺死了。朝廷也拿不準怎麼判這件事。」
他定定地看著她,問道:「要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盧玉貞想了想,臉就沉下來,咬著牙答道:「大人,我爹是採藥死的,這是意外。我娘卻是被族人有心逼死的,死的眼睛也閉不上。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是沒有能力去復仇,若是有,我也會像這樣有仇必報,不死不休。」
她又看向方維,「大人,我不是吃齋念佛的人,我想我要是這個姓徐的,朝廷殺不殺我,其實已經沒什麼要緊的了。大仇得報,死又怎樣。」
方維聽了,臉上忽然有一種奇怪而複雜的神情,仿佛有點難過,有點欣喜,又有點安慰,看著她不說話。過了一會,仿佛回過神來,笑道:「不該跟你講這個的,惹到你的傷心事。」又把左手舉了起來:「你給我清一清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