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縣令道:「錦衣衛陸大人送了三千石米過來,縣城裡已經設了四處粥棚,我派了衙役在各處守著,提防有人鬧事。」
方維嘆了口氣道:「周縣令,咱們有一說一,朝廷送來的這些,不過是杯水車薪。民以食為天,災民沒了口糧,三天供不上飯吃,便是要鬧起來的。光在縣城施粥,怕是遠遠不夠。人真餓極了拼命,管什麼衙役不衙役,都攔不住。昌平縣是天子腳下,皇陵重地,可萬萬出不得這事。」
周縣令聽得冷汗涔涔而下,從懷裡取了帕子不住地擦著。方維見他的帕子是上好的絲絹,又問道:「如今縣城裡頭,有幾家糧店,存貨幾何,市面上的米麵價格是否有浮動,你可知道?」
他張了張嘴,沒答上來。方維皺著眉頭道:「周大人,我勸你先回去問清楚了,再來回話。你是本地的父母官,一舉一動,皆是民生所系。須提防那些大商戶囤積居奇,將糧價炒高,賺黑心錢。洪水沖死了人,那是沒有辦法。若是再有人餓死,激起了民變,那便是地方官處置不力,你可明白?」
方維說得很平和,臉色卻凝重,周縣令臉色漸漸發白,跪下道:「請方少監指點。」
方維擺擺手道:「我指點不了你什麼。我是宮裡出來的,對本地各類情形,實在不通。你只將我剛才問的幾句問話弄明白了,儘快過來回話,我也好向宮裡有交代。你一個人力量有限,也有縣丞什麼的幫手,都用起來。萬歲爺憂心災民,咱們做奴才的,也得不負聖恩才是。」
他說著便站起來。周縣令知道是送客的意思,不敢多說,站起身來小聲說道:「少監要是在縣城裡住著,我們也好時時向您報告。」
方維不置可否,一路送他出來,微笑道:「這裡離縣城不過十里,官道沒受多大損傷,騎馬來回,極是方便。周大人,按我朝祖制,京官三品以上,才准乘轎。不知道大人是否腿腳不好,所以要破例。」
周縣令臉色鐵青,訕訕地拱手道:「是下官逾制了,謝少監提點。」
方維點點頭,笑道:「那我只當沒有看到,還請下不為例。」
方維見他不敢坐轎,背著手在轎子後面快步走著離去,冷笑了一聲,轉身回來。楊安順弄了幾個大盆,將藥和了熱水兌在里頭。方維往廟裡頭看了一眼,見盧玉貞還在忙著,便道:「我有些事情,便不進去了。晚些過來送飯。」
楊安順點點頭,又猶豫著說道:「方大人,我以前不知道,原來你官這樣大,縣令見了你都恭恭敬敬的。」
方維見他改了稱呼,笑道:「我也不過是辦事的奴才罷了。不必在乎這個,原來怎樣還怎樣。」
他回到屋裡,思前想後,叫人備了文房四寶。他將一路的受災情形細述了一遍,又加上工地生變的前因後果。他斟酌著語句,不一會將書信寫成,封了口,叫錦衣衛的人速報給黃淮,又單獨寫了一封賑災的奏摺,叫人送到司禮監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