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一樣一兩塊,林林總總攢起來,也有一大包。方維提著油紙包,好不容易在角落裡尋了張桌子坐下來,又叫了兩碗肉圓子餛飩。
他把紙包打開給她挑著吃,耳朵里又有斷斷續續的唱腔,飄渺地浮在半空,一句接著一句。他喝了口湯,忽然笑道:「玉貞,這《拜月亭》我也會唱,我來給你唱兩句。」
她又驚又喜,險些要鼓起掌來,方維見四周人聲繁雜,無人注意,就清了清嗓子,低低地唱道:「休著個濫名兒將咱來引惹,待不你個小鬼頭春心兒動也。放心放心,我與你寬打周遭,向父親行說。」
她憋不住笑了起來,小聲叫了一個好,「真是厲害,這也唱得好,在哪裡學的。」
「以前在南方聽王府的戲班子唱的。那時候年紀小,也沒什麼玩的,總盼著主子們過壽,有戲聽。」
人洶湧地擠上來,方維見旁邊有一家人眼巴巴地望著,婦人還抱著個女孩子,連忙將盧玉貞拉到自己的凳子上,招呼他們坐了。
孩子約莫一歲多,見了桌上油紙包里的點心,就直了眼睛,手不由自主地往裡頭伸。男人打了她的手一下:「怎麼這樣饞,沒規矩。」又向著他們陪笑:「不好意思,在家嬌慣。」
盧玉貞笑道:「不妨事,你們都嘗嘗看。」就揀了塊雪花糕,小心地掰開一小塊遞給孩子:「這塊軟的,不費牙。」
孩子吃到嘴裡,就笑了,伸著手還要。盧玉貞又把另一塊遞給她。
婦人笑道:「你們是來看放焰口的吧。」
她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來是中元節,點點頭道:「是啊。」
婦人道:「這盂蘭盆節,人就是多,半個京城的人都出來了。」又打量他們兩個,「看你們這樣恩愛,一定是新成親的小夫妻了。這放焰口布施的饅頭,你們一定得搶一個,兩個人分著吃了,明年就能生個大胖小子,靈驗得很。」
她笑眯眯地看了方維一眼,小聲答道:「我們已經有兩個兒子了,都十幾歲了。這個熱鬧,就不湊了。」
婦人愕然道:「看不出來,你們年紀輕輕,成親這樣早。」又看著盧玉貞:「真是有福氣。」
方維笑了,出去要了個碟子,將點心又揀了幾樣放上去:「我們先走了,偶遇也是緣分。」
他們起身往街市的盡頭走去,那裡便是河邊,人山人海,簇擁著中間的一塊高台。上頭是金燦燦的一尊佛像,低垂著眉目,臉上有種無喜無悲、清淨平和的笑意。周圍點了一層層高大的白色蠟燭,燭火搖搖,映得一片輝煌。佛像前面搭著一座數丈高的饅頭山,上頭壓著累累金箔。鐘磬齊鳴,一隊僧人披著紅色袈裟,在佛像前做著水陸法事。
有朗朗的召請聲傳來,一句一頓,聲音壓過了街市上的笑語雜言,「……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前王后伯之流,一類孤魂……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