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斟酌著用詞,「倒是有一股想要衝破雲霄的氣勢。」
她看看姜姝,又看看紙上的字,「你脾性溫婉,字卻不同,想來還是少年心性。」
這也不是壞事,朱氏笑著道:「人活著,是要有憑風好借力,送我上青雲的心志。」
姜姝神色複雜,放下筆,終於定睛看向母親,「果真?」
朱氏:「果真。哪個少年人不曾這般過?」
但姜姝卻記得母親上輩子曾責備她,「你的字鋒芒太過,等你什麼時候磨去了這股野心,便再跟我學其他的吧。」
兩輩子,同一手字,竟因她回府之後的不同,也變得如此不同。
她深吸了一口氣,重新執筆,垂頭低眸,一筆一划的在紙上繼續抄寫太平經。
——但如今這些都已經不太重要了。
朱氏卻被她剛剛眼眸里突然侵襲而來的悲戚弄得摸不著頭腦。但姜姝一副虔誠抄寫太平經的架勢,她也不好在一邊打擾,便又去看小女兒。
恐是前陣子大雪著涼,姜慧一直咳嗽不斷,現在才好一些。朱氏擔憂,「往後可得看緊了你,一點涼都不能受。」
姜慧蹭進她的懷裡,好奇問,「母親從六姐姐那裡來?六姐姐今日學的可好?」
朱氏點頭,「她真是一點就透,跟你一般聰慧。」
只是……她猶豫道,「就是太懂事了些,這般顯得,顯得有些……」
姜慧自小就跟母親要好,笑著道:「母親,你跟我還有什麼不可說的?」
朱氏就嘆息說:「也沒什麼。只覺得,她太懂事反而顯得跟我們生疏了。」
姜慧不懂,卷著被子坐好,「可是母親不是很喜歡六姐姐的懂事麼?她要是不懂事,母親又該煩惱了。」
朱氏伸出食指點了點她的透,「就你聰明!」
她笑起來,「也是,這才多久啊,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親切起來?她懂事一些,我也少勞累一些。不然我怕是要勞心不斷。」
結果這話一語成讖。沒幾天,姜姝就惹了禍,讓她操心上了。
那日正好是臘月初十,連日陰雨綿綿的天終於放晴,鎮國公老夫人有了興致,便叫孫兒輩一塊去花園裡讀太平經。
這是她最喜歡做的事情。
她的兩個兒子都死在戰場上,丈夫和兒子回來又修道為兒子們祈福,她便也信了道——她之前信佛的。
為了佛祖不怪,她在府里做了一場大法事,請白馬寺的方丈過來將佛像送走了。又辦了一場大法事,請了三讓回來供奉,從此虔誠的跪拜,不敢有二心,更要全家老小也不能有二心。
家裡的小輩本就不多,三個少爺要去讀書,也不在府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