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越陽說:「卷宗是這樣寫的嗎?這個描述的方式,是不是有點奇怪?」
「不是卷宗。」
牧時抽出一張小小的紙片:「亓越陽,是有人,在裡頭留了……筆記?」
鉛筆字跡顯得匆忙又潦草,亓越陽接過來,發現那個「農藥瓶上只有死者的指紋」旁邊,畫了一個小圈。
牧時慢慢回過味來了:「李月老師是個教書人,又是從外頭的大城市來的。她在當年的明德高中,不用種地,應該不需要自己準備一大瓶農藥吧?」
「瓶子上不應該只有她的指紋。」亓越陽說。
牧時又低頭翻了幾頁:「可是這樁案子,最後還是定性為自殺。」
缺乏關鍵性證據……
可以理解為,存在部分證據,能指向,或者說暗示嫌疑人嗎?
亓越陽找到了什麼:「這裡有當時的筆錄。」
記筆錄的字跡和小紙片上的字跡一致,同樣顯得潦草又匆忙。
筆錄對象大概分為三個群體,李月的學生,當時的老師,和她生活相關的人士,鄰居或者親戚之類的。
在學生們的描述里,李月老師是一位很負責任,很時髦漂亮,很好的老師。
於剛:「我們都特別喜歡李老師,李老師對每一個同學都很好。就是好可惜啊……我不相信李老師真的會收紅包,這件事肯定是有什麼誤會。」
於剛:「對,是校工舉報的,然後李老師被貼報登宣傳欄批評,整個學校的人都知道這件事。」
於剛:「作風?啊?什麼作風問題?我不知道啊,李老師被開除,不就是因為收紅包那件事嗎?」
老師們對她則是各有說法。
李業:「小李確實是個很優秀的苗子,哎,我也覺得很可惜。沒想到她會被這些挫折打倒。」
李業:「是的,我接手明德高中以後,就決定把它做成本地最好的高中,本地的王牌,所以我才重金聘請了李月老師等數位青年骨幹。」
亓越陽看見李業的名字旁邊,備註了一個「校長」。
李業:「鋼琴?哦,確實是我批准的。哪來的錢?哈哈,警官,我能接手這個學校,說明手上還是有點積蓄的。很貴嗎?前期投資嘛……你說多少錢?什麼?那麼貴?」
小紙片上寫著:李業沒有接手鋼琴的採購工作。
翻了個面,又寫:公章是誰蓋的?
鉛筆草草打了個勾,意思是,這個問題已經解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