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搞發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因為他主業是一州之首,不可能專心管理湍水學院的,所以就請了文尚書院的陳先平山長過來兼職副院長。

副院長人選也是尋了一圈,實在找不到比陳山長更合適的了,陳山長雖然年紀有些大,但比較開明,想事情也通透,辦夜學時與他接觸很多,感覺是個不錯人選。

可畢竟他還是文尚書院的山長,或許忙不過來。

本來葉如塵對這事也沒報太大希望,沒想到提了一嘴後陳山長立刻就應下了。

陳山長本就看好葉如塵,聽完葉如塵對於學院管理、發展的講述之後更加支持,並表示在文尚書院的事情不多,可以試試兼任。

他還提出了一個別樣的想法,正中葉如塵心頭。

因為書院招生基本都是童生起步,或秀才往上,更有甚著只收舉人,比如當年趙淮安差一點就能去的西林書院。

陳山長提出,湍水學院這邊假如真的有人能考上童生的話,那可以由學院推薦他們去城內其他幾個書院讀書,幫學生開條明路。

雖然是否真有人能從他們湍水學院考上童生還不能保證,但努力努力萬一成功了呢。

葉如塵也正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這事兒暫且就這麼定了。

報導這天,湍水學院進門第一進院子就是報導處,有好幾名教職工在那裡辦理學生入學事宜。

因為提前通知了學習的住宿制,所以學生們都是大包小包由家長送著過來的,門口熱熱鬧鬧。

雖說招生信息是寫明了要女學生的,可真正來的人不算多,不過真的有人家願意讓自己姑娘過來,葉如塵就已經感到很欣慰了。

學生們年齡大小不一,八九十一二歲的孩子們人數最多。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都是在家中也讀過一點書,但因為各種原因

,或家境貧寒、或調皮搗蛋等各種原因沒有繼續學下去的。

本以為大多都會是窮人家的孩子,沒想到其中還來了一些商人之子。

商人並不都是大富大貴的,也都是普通百姓,可能比窮苦莊稼人要強些,起碼有些小錢,能負擔孩子的讀書費用。

因為社會地位名聲不太好,商人家的孩子去私塾學堂讀書一般花的錢也會多點。

並沒有明文規定他們要多出錢,但不知誰帶的頭,最初可能是為了自家孩子不要因為銅臭受到清高先生們的漠視而高價求照顧的,長此以往,就形成了這樣的潛規則。

葉如塵對此表示不屑。

作為學院的名譽院長,報導第一天葉如塵自然也來到了學院視察工作。

他剛一進院,就聽說有幾個商人在裡面等著想要見他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