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搞發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前景展望的很美好,總要有個落腳地。

葉如塵拿出他的職業規劃。

繞了一大圈,終於說出了切實想法,「臣想成立一個研究院,招攬人才,搞發明創造。」

搞科研,一個人再聰明也是能力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不可小覷。

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麼說教育也需要改革,不過動作太大不能著急,須得循序漸進,慢慢滲透。

皇帝面色凝重,仔細讀了讀他的職業規劃,然後遞給元公公,「安王也看看。」

歷史上每一次變革都是血雨腥風,因為新政策的出現往往以衝撞舊派利益劃分為代價。

但葉如塵此法卻並不不妥,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有利的。

雖說是耗了些人力財力,可除了戶部會對新增固定支出皺眉外,對別的人來說並無干緊。

安王表示支持讚賞,若是旁人提出,他只會覺得想法很好但難以實施,可葉如塵種種先例在前,令人信服!

經過一整天的探討,最終皇帝批示成立研究院。

研究院無實權不摻政事,剛好國子監地廣房屋教舍眾多,便直接從其中劃出一塊先用著,後續根據需要再擴建。

研究院設在國子監,但高於國子監。

研究院可以有好幾個院種,研究方向可以很廣,不拘於某一項,就看招來的人才們想像力有多豐富。

由於現今科技水平的局限,無論他人思想發散到何種地步,葉如塵作為總院長,以他的博識,都能給出合適的研究意見。

只是成立初期,尚不能清晰的劃分院中,還需慢慢發展。

不過後續又叫來顧父,都是搞研究的,商討後皇帝將農科府也併入研究院了,作為院種之一,改名農科院。

至於人手,成立初期,先從新科進士中挑挑看,或有民間特殊人才也可被舉薦入研究院。

後期計劃在國子監新增相關學科,帶領更多年輕人走向科學研究,因為在這個時代無法細分物理、化學、生物等,所以直接稱為「自然學」。

屆時國子監的學生除了可以科考入朝為官,感興趣的也可直接考入研究院。

翌日朝會,眾人議論紛紛,論其合理性,雖有部分大臣覺得不妥,說像是在鬧著玩一樣的,但沒有強烈反對。

總來來說,並未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還能分流人才。

只有戶部,意料之中,每每有要多花錢的地方,總會把那套舊說辭變著花樣來一遍。

好在國庫並非真的空虛,皇帝堅持決定,戶部也不再說什麼。

研究院成立一事定下,葉如塵心情頗好,買了顧青辰愛吃的糕點,悠哉悠哉回了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