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景巡夜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正要說話,卻聽沈晏蹙眉問道:「有什麼線索嗎?」

趙鯉側頭,示意鄭連上前。

鄭連如實將他探查的情報一一說出。

執筆在紙上畫了那個紋樣。

趙鯉的指尖點在這紋樣上:「這是繩紋。」

「是倭寇術士常用的手法。」

「有且只有他們會使用。」

趙鯉的聲音陡然嚴肅:「這等術法,會被一個爬龜婦使出來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這些術法,和清虛觀符篆一樣,皆需傳承才可使用。」

那個狹隘的島國,極講血統門第和師承。

若是論及守舊,遠超大景。

每個流派死死抱著他們的三瓜兩棗,幾乎不會外傳。

一個水宛最底層,最愛抱團的爬龜婦使出繩紋害人。

在考城隍即將發生的水宛,是一個十分糟糕的信號。

不。

趙鯉忽然神情一動。

或許正是因為情況十分糟糕,水宛才違背常理的出現了考城隍!

第483章 盛茂坊

水宛和大多數臨水城市一樣,守著用水的規矩。

河道上游是飲用水,此處遍布奢華的園林。

大景是典型的科名社會,不同的科名等級,享受不同的特權,同時又兼具不同的資格。

水宛中,有諸多致仕的官吏。

這些官吏掌握著仕進之路,就是脫了官袍,依舊在水宛結成龐大的鄉黨集團,掌握享受著尋常百姓一生無法觸碰的特權。

也是這些人占用了城中的絕大部分資源。

在可清洗衣物的河道中游,則是居住著水宛城中超過九成的居民。

這些居民,不上不下,每日所做之事就是督促家中男丁念書。

若是祖墳冒煙出了一個讀書種子,便全家雞犬升天借勢飛升到河道上游,住上廣廈豪宅,擁奴僕無數。

而在只能倒馬桶的下游,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裡的人,享受不到多少資源,沒有進身之階。

一窮就窮一輩子,一窮就窮三代。

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

相比起水宛別處的朦朧煙雨,這裡的雨天都要昏暗壓抑幾分。

衣衫襤褸的黑瘦男人,推著獨輪車走過一條長長的古舊木橋。

朽爛翹起的木板,踩著吱嘎作響。

下了橋,便進到了整個水宛最混亂骯髒的地段——盛茂坊。

早年官府鋪就的磚石,早被居民趁夜搬回家墊灶台。

沒了磚石的路面,一下雨滿地泥濘,稍不留神便踩進陷阱般的泥坑。

這些老泥坑裡成分複雜,叫人難以想像。

也不知是外邊的河道臭,還是滿地的泥坑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