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景巡夜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果如盧照所說,半個時辰後,趙鯉便開始在山脊上看見了一些垮塌的民宅。

又前行了一段距離,繞過一處山坳,映入眼帘的是大片清理過的廢墟。

余無鄉正位於此次地動中心位置,受災最重,死者無數。

雖朝廷反應及時,但大景生產力和運力、人力有限,想在三月就恢復如常顯然絕無可能。

見騎行在隊伍前方的趙鯉,立在橋頭的李慶等人十分高興。

李慶還是那般白麵皮,但他狀態還不錯。

一抖韁繩上前迎了幾步,在他身後是幾個校尉和余無當地的巡檢。

趙鯉不欲在這橋上說事,招呼他們先去當地巡檢的巡檢衙門。

余無鄉的巡檢衙門是簡陋又破爛,負責此處的巡檢是個面膛發紅的中年人。

他看趙鯉面前只有一盞鄉民自己炒的粗茶,有點侷促搓搓手。

只是不等他道歉,趙鯉擺手道:「不必客氣,喝什麼都一樣。」

「說正事!」

隨著趙鯉一聲令下,廳中氣氛頓時一肅。

李慶將趙鯉等人帶到了間堆滿卷宗案牘的屋子。

屏退閒雜人等,只余趙鯉、盧照和余無當地的巡檢密談。

「趙千戶,小的自二月初五來余無,開始翻查本地縣誌、戶籍魚鱗冊、山川神異典,想要查找那處詭寺的線索。」

李慶不比鄭連等人,他先天不足,性格相對較穩沉文秀,能耐得下心排查繁雜的典籍。

面對書山書海,結合原三自述誤入詭寺的地點時間,還真叫他發現了點東西。

「趙千戶請看。」

李慶尋來一本做過標識的縣誌,翻開遞到趙鯉手中。

趙鯉接過細看一陣,眉頭緩緩蹙起。

這縣誌中,以極短小精悍的篇幅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距今三百年的余無,有個採樵人名叫宋華僑,前三十年窮哈哈。

在他而立之年時,他的母親生了心痛病,久治不好。

宋家本來就窮,這下簡直沒了辦法。

宋華僑是個極孝順的人,四處尋良方給老母治病。

不知從何人嘴裡打聽到,在余無皆青山深處,生著一味叫萆荔的藥。

萆荔見記載於《西山經》據說形狀像烏韭,生在石頭上,也可攀援樹木。

書中說吃了能治癒心痛病,但據後世發現,這東西並沒有這種神奇效用。

後被余無人用來做可食用的涼粉,算是當地特產。

當然,三百多年前的宋華僑自是不可能知道這個的。

他只聽人這麼一說,便進山尋藥。

他一個樵夫,常年樵採多在山的外圍、山腳,並不會深入山中。

這冒失一去,就再也沒有出來。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宋華僑必是死了。

不料三個月後,他竟完好無損從山裡出來——帶著大量金銀財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