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雖然最後沒有走到那一步,但他的名聲也算是一敗塗地,人人側目了。哪怕穆國公世子不在乎名利,想起來也依舊被尬得咬牙切齒,腳趾摳地——要不是老登不通人性,他用得著這樣撕自己的臉麼?

穆祺咬著牙轉移話題:

【廢帝搓麻呢?她不是說好今天要拜訪宗府,設法給我們看宗相公的照片麼?】

【海豹吃我一矛:趙菲?聽說她又遇上了點什麼麻煩,可能要遲一會吧。】

·

雖然竭力在為倭寇之戰做準備,但以穆祺的本心,還是百般的不希望牽連入戰火之中。倭國當然噁心;但以當今海防的渙散軟弱,驟然挑起戰事,實在是危險之至。如果真能以貿易麻痹敵人,爭取時間,其實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可封貢大事,卻不是小小一個世子可以左右;禮部因循守舊,怕也只有聖旨才能扭轉局勢。就大安現下的生產力而言,海上貿易當然有說不盡的好處,可考慮到老壁燈那種略通人性的神經脾氣,穆祺也實在沒啥信心能說服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盡力而已。

第二日他們照舊與使團會面,半路卻碰上了去驛館傳旨的太監。司禮監秉筆黃尚綱特意命人停下馬車,笑嘻嘻與兩人見禮,很殷切的向他們道喜:

「諸位在禮部的事情辦得非常妥當,萬歲爺很高興,說是要厚賞呢!」

兩人連道不敢,卻又不覺彼此對視了一眼。要是派別的太監傳旨也就罷了,黃尚綱黃公公的身份可格外微妙。黃公公是從小伺候皇帝的貼身奴僕,自湖北家中帶來的鐵桿心腹,負責的都是織造買賣皇店經營之類替聖上撈錢的要緊事務,外號「得寶太監」。這種專掌小金庫的大管家,怎麼會無緣無故的關心起禮部的事情了?

他知道禮部的門往哪邊開麼?

在倉促的茫然之後,還是小閣老反應迅速。他向黃公公簡要匯報了昨日會談的進展,並著重強調了談判後自己觀察到的細節:這些使節在會面時裝的是兩袖清風凜然正氣,什麼「出使至今,素絲不染,只飲一杯水而已」;但會後卻是三五成群到處撒錢,把驛館內寄賣的貢茶、絹帛都給倒騰空了。

這樣的兩面嘴臉,他們在清流身上也是見得多了,絲毫不足為奇。但黃公公卻敏銳捕捉到了小閣老想要強調的重點:

「他們買的是貢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