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對於內廷總管李再芳及東廠提督黃尚綱等宦官大鐺而言,這當然是莫大的喜訊。中樞的勢力隨皇帝的喜好而變更;先朝武宗皇帝溶於湖水之後,飛玄真君對太監不甚瞭然,閹宦的力量被內外合力打擊,聲勢便是一年不如一年。當年的劉謹張永飛揚跋扈,連內閣都不能不退讓一二,時稱棉花內閣而已;但如今內閣中夏衍閆分宜許少湖,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所謂明君在位,悍臣滿朝,就是飛玄真君與內閣共事,有時候都還要忌憚一二,何況乎區區家奴!

如今內閣一蹶不振,中樞大權空虛;被壓制數十年的宦官們大有揚眉吐氣的快感。但司禮監掌印李再芳行事極為謹慎,知道自家的根基到底不穩,所以內閣補人這樣的大事也不敢自專,將消息通報給東廠錦衣衛以及京中賦閒在家的幾位老臣,還特意派人打了招呼,說這次選人一定是公平妥帖,大家喝茶講數,都不要失了體面才好。

由司禮監主導的選拔,當然要考慮太監們的長遠利益。這幾年內閣太過強勢,把司禮監壓製得很苦,所以這一次選拔,主要的目的便是往內閣中摻沙子放暗樁,盡力削弱內閣的戰鬥力。要達成這個目的並不容易,幾位大太監商議之後,決定改變以往的策略,設法在內閣中多塞幾個勛貴。

相比起屍山血海里卷出來的文官,勛貴們戰鬥力當然要弱得多;宦官與勛貴彼此聯手,也有利於應付日後的反撲。只不過這樣的人選很難挑選,李再芳與幾位屬下議了半日,也只是拿出了幾條原則性的綱領。

「皇爺的口諭,內閣的擔子很重,這一次應該安排幾個年輕敢任事的人打打雜。」李公公若有所思:「京中年紀輕的貴人可不多啊!你們都可以說一說。」

「年輕倒沒什麼,但年輕人氣盛,要是把朝局攪砸了就不好了。」黃公公率先接話:「以我的想法,還是挑一位與咱們合作愉快的,公認是簡在帝心的貴戚。」

仿佛被黃公公的話提醒,幾位司禮監秉筆也紛紛開口,你一句我一句接替補充:

「現在朝局處於關鍵的階段,需要一位沒啥經驗——我是說沒啥成見的人物,懂得尊重我們的建議,不會剛愎自用……「

「性子還得古怪——孤高一點,最好是朝野聞名的特殊人物,免得和文官們攪到一起去,白費一番功夫……」

「最好還得不可理喻,難以拉攏。」

「不容易溝通,至少不能和文官們溝通。」

「立場稀奇古怪,舉止匪夷所思,叫那甘草閣老李句容也和不了稀泥——」

「公認的瘋——我是說莫名其妙,而且難以招惹,文官們輕易得罪不起——」

如此你一言我一語,在議論完所有的需求之後,書房內忽然陷入了某種古怪的沉默。

幾位公公面面相覷片刻,猛的爆發出了一陣響亮之至的大笑!

坐在上首的李公公笑得滿臉眼淚,連咳帶喘,好容易才緩過一口氣來,連連搖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