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編朕的本子是吧?閒的皮發癢是吧?刷題刷不死你們!
還是要題海戰術才能制住這些荷爾蒙旺盛行動力爆棚的無聊讀書人,真君對此深有體會。
不過,朝政議程驟然更改, 卻實在是大大的苦了六部。以前幾年的慣例, 會試都是於三月中旬的時候開始,在穀雨前後辦完。如今提前一月有餘,各項預備工作立刻就亂了。雖然這是籌備了幾百年規制嚴謹的論才大典, 但你永遠可以相信禮部的摸魚能力;所謂能拖則拖當擺則擺, 不到最後的期限,諸位堂官決計折騰不出個所以然來。如今deadline被老登一句話提前幾十天, 擺成習慣的禮部上下登時便是一片嚎啕,手忙腳亂屁滾尿流, 好容易才在期限前敷衍出了樣子,一一報了上去。
二月十八日,皇帝審核已畢,命禮部尚書釋奠孔子先師,調集人手清點會試要用的各處貢院。科考大限將至,緊張亢奮的情緒遍布上下,滿城遊逛聚會的舉子頃刻便不見了蹤影,大多都縮在會館臨陣磨槍閉門苦讀,全力揣摩幾大書商近日新出的模擬試卷——科舉不是標準考試,文風能否對上考官的胃口是生死存亡的大事。相較於人生地不熟的外地舉人,顯然是人脈深厚的京城豪商更能摸准朝中大佬的胃口,風向判斷更為精準,編纂的模擬卷堪稱一字千金。即使為此糜費無算,也是在所不惜的。
可惜,在今年的科舉中,絕大部分人恐怕都要失望了。穆國公在內閣當值,已經通過某不願透露姓名的公公得到了小道消息——皇帝否決了今年禮部交上來的主考官名單,親自圈定已經致仕的前禮部尚書霍渭先做主考,名曰優待老臣。皇帝否決禮部的人選不是常事,但似乎也並不怎麼引人注目;只有參照後世歷史的記載,才能敏銳發現風向的變更:
老登又要來一坨大的了!
數十年前皇帝入承大統,帝系轉移的矛盾一觸即發;正是彼時尚未萌新小官的霍渭先霍尚書率先上書駁斥首輔楊廷和,才打響了大禮議的第一槍。主動出頭的自己人自然該重賞,為了嘉獎這位天字第一號的議禮派,彼時還很通人性的飛玄真君在七年之內超拔五次,硬生生將一個從六品兵部主事給拔擢到了正二品禮部尚書的位置,君臣相得之厚,也堪稱是一時的嘉話。
如今前塵往事早已論定,皇帝又為什麼要特意請回這位大禮議的元老?顯然,飛玄真君更易禮制的欲望永不滿足,又要借著科舉猛塞私貨,給自己的太廟改造計劃增添助力了!
今日的舉子就是明日的官員;只要這一次科考中公然翼贊了皇帝的舉措,那將來就再也不好反對。飛玄真君的籌謀便是如此細密刁鑽,防不勝防;被特意調來的霍尚書也善能領會聖意,專程更改了考試的題目。若歷史記載無誤,霍渭先便是特意在第二場考試中加試了一場,要求考生們代朝廷草擬一份祭文,頌揚太宗文皇帝的功德。
這毫無疑問是在給太廟改造埋伏筆,預備著給太宗皇帝換一個廟號。但是說實話,在科舉考試中整這麼一個大活,霍渭先還是有點太沒有良心,太不替後輩考慮了——既然是要草擬祭文,那必然要涉及對太宗生平的評價;而太宗皇帝的生平,是一群萌新可以隨意評價的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