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過,當主考官終於將今科會試的考卷批閱完畢,恭敬呈交上舉子名單之後,皇帝卻在浩如煙海的名字中極為敏銳的發現了異常:

「海剛峰?」

他以硃筆在這小小姓名上一點,語氣微微有了變化:

「此人是今科的舉子?」

侍奉在側的李再芳趕緊回話:「皇爺說的正是,此人是從廣東瓊山來趕考的。」

廣東瓊山來趕考的?無怪乎先前錦衣衛將京城的黃冊翻了數遍,連個姓海的都沒有找到!

飛玄真君心下稍稍起伏,面上卻不動聲色:

「我看此人的名字,似乎沒有中第啊。」

李再芳微微有些驚愕。科舉雖然是國家掄才大典,但皇帝真正關注的也就是殿試這一輪龍爭虎鬥罷了;會試不過是禮部主持的考試,自然等而下之;即使將會試錄取結果呈送御前,多半也是草草過目,簡單走一走流程而已。怎麼如今飛玄真君性子大改,不但仔細過目名單,居然還特別留意起這名不經傳的小小舉人呢?

也沒聽說這海剛峰有什麼獨到之處呀?

驚愕歸驚愕,內廷總管的素質不是混出來的。李公公思路電轉,立刻記起了先前錦衣衛及東廠在情報的邊角料中偶然提起的一點吉光片羽,恭敬作答:

「回聖上的話,此人的文風與時下的喜好不合,科場上一向都是艱難的。就是這舉人的功名,也是在老家考了三五次才終於到手。」

皇帝抬了抬眉:「文風與時不合,竟也不知道改一改?此人倒真是古怪,不好說是固執,還是蠢直。」

以當今聖上那種陰陽怪氣而又猜忌萬端的個性,「蠢直」絕對是個相當不錯的評價。李再芳心下一松,趕緊附和:

「正是皇爺說的這句話。這海剛峰雖然有個舉人的功名,按理說包攬詞訟收人投獻,舒舒服服也能掙個家當;但此人一路進京,衣食住行卻樣樣都寒酸得很,倒真像是個分文不取的樣子。要不是在穆國公世子處尋了個差使,怕是在京城都住不下去呢。」

飛玄真君的眸中閃過了一道微光。他轉過頭來,神色奇異之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