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除此以往,這個稱呼還埋伏了某些幽深的暗喻。儘管文學界一向對第六天魔王嗤之以鼻並激烈批判,但長久的反對恰恰說明了此書非同尋常的歷史地位。實際上,以現下的眼光看,雖爾不少小說家在筆下表示過對《凡人修仙》的批判,但在自己作品的起承轉合中,卻總是有意無意的效法天魔的手段,設置懸念打造爽點隱藏伏筆,樣樣都是《凡人修仙》開創的技法。甚而言之,大安後期資本工商業興起後的所謂「市民文學」,則乾脆被稱為「第六天魔之子」。

所以,對《凡人修仙》的批判,與其說是傳統文學對新生事物本能的厭惡,倒不如說是這本奇特的小說戳中了文學界永遠難以解決的死穴:技巧與內容,哪一個才是小說的核心?

一本只有技巧而完全沒有內核的小說,有其存在的意義麼?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合理而準確的答案。在這個問題上,文學界往往踐行著兩套標準,並行不悖。

當然,這並不能用簡單的「口嫌體正直」或「真香」來形容,舉例來講,百年前周、王等大家於京師教授比較文學之時,也曾在課堂上嚴厲批評《凡人修仙》的媚俗與低級,但聽課的學生很快發現,諸位教授在下課後居然會偷偷溜到附近書店,替妻子及兒子搶購帶圖畫的《凡人修仙》;而在事情暴露面對學生質問之時,大教授們竟理直氣壯,說出了堪稱名言的回覆:

「我非佛陀,能如第六天魔王何?」

——是啊,批判是肯定要竭力批判的,但凡人終究不是佛陀,又怎麼能抵擋天魔顛倒迷亂的誘惑呢?數百年來文學界的複雜心緒,從此可見一般。】

穆祺:…………

說實話,他在預備這《凡人修仙》時,不是沒有想過流傳散播後被士林嘲笑譏諷的下場,甚至都能猜到這些儒生們會怎麼編排段子羞辱自己不學無術淺薄粗鄙;但索性穆國公世子的名聲已經是無可挽回了,穆祺上邊開擺下邊寄,也根本不想關心這些腐儒會有個什麼評價。

……但是吧,被區區一代的腐儒嘲笑是一回事,被寫進歷史書供千百萬文學家批評指責從頭到尾一一打靶,那就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呀!

這是什麼?這不就是標準的歷史恥辱柱,這不就是標準的遺臭萬年?!恐怕他完成任務穿越回去,都還能在教科書中看到歷代文人三百六十度的陰陽怪氣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