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穆祺大致猜出了這個套路,所以徑直翻了個白眼,往躺椅縮了縮。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其實也很想到這位參雲子宣講的現場去看上一看,揣摩揣摩方士的底細。不過很可惜,自從在皇帝面前鬧了那麼一場後,朝中但凡有那麼一點腦子的人都絕不會將穆祺與尹王這兩個不安定因素放在一起了,寧願失禮也絕不會邀請穆國公世子入門。所以時至如今,京中居然形成了所謂王不見王的局勢——穆國公世子及尹王各自占據高位,卻都形影相避,再沒有見過一眼。

……但沒有關係。穆祺又往躺椅中縮了一縮:如果這位「參雲子」真是江湖術士的做派,那麼就算自己不設法見人,他也一定要在預備齊全之後上門。以民間的術語講,自己先前的做法叫「嗆台子」,是當眾讓他們下不來台;而被人嗆台子之後,要麼便是遠走他鄉不再招惹是非,要麼便非得硬碰硬來一場鬥法,將刺頭給硬生生打下來不可。尹王當然不可能放棄京城,那他們必然要來上門踢館。穆祺只要乖乖等待就好了。

乖乖等待當然不是一無作為。實際上這數日以來,穆祺始終在思索同一個問題:

這方士到底是個什麼來歷?

·

所謂我不來就山,山即來就我。雖然穆祺從沒有見過這位參雲子一面,但卻從各處的消息渠道里雜七雜八聽到了不少轉述。這些見聞大都零散細碎,甚至彼此衝突。但穆祺仔細梳理,仍然從中發現了某些關鍵——譬如,這位參雲子的話術與技法與尹王曾經展現過的套路高度一致,只不過更為成熟老練而已;如果合理懷疑,那尹王入京的幕後推手,想必便是這位不知來歷的詭異方士。而這方士宣揚的理論,也與尹王如出一轍,雖然盡力用了什麼「內丹」、「元神」之類的道家術語,但那種少林寺駐武當山辦事處神父大王喇嘛的究極縫合怪氣味是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的。

穆祺對宗教的沿革並不精通,但總覺得這妖道的遣詞造句中有某些古怪的即視感,可這種即視感終究無可言說,只能憋在心中疑惑不已。

直到當天晚上,已經在翰林院入職的張太岳照例將修訂的《元史》拿了回來(沒錯,吃一塹長一智,現在奉命緊急編訂元史的幾位新人都知道讓世子先看一看),穆祺將元末的歷史簡單一掃,忽爾恍然大悟,幾乎要拍案而起:

【奶奶的,這方士搞的是明教那一派的教義!】

·

飛玄真君右手微顫,不由在褲管上滴落了兩滴溫熱的茶水。他不動聲色的擱下了茶盞,隨意抖動了衣袖,遮住了濕潤的褲子。

隔著御榻前的重重輕紗,沒有人能看到皇帝那一瞬間的怔忪。御榻之下,被特賜席地而坐的瘦小方士正演練著盤膝打坐五心朝天的姿勢,給皇帝細細講解修煉元神的靜功;而尹王則跪坐在旁,側耳傾聽,恭敬之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