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初高祖皇帝定鼎登基確立國號之時,明教的影響就曾若隱若現的浮出過水麵;高祖皇帝曾受封為吳王,以漢、唐以來的慣例,新朝國號應為「吳」;不過吳王畢竟太過泛濫,又來自朱重八竭力想要遺忘的紅巾軍韓林兒,實在不算合適。於是退而求其次,打算探尋高祖皇帝的祖籍,以此為號;但高皇帝祖籍恰在春秋宋國一代,按照慣例應該叫「宋」,最為穩妥。可國號這種事買新不買舊,他趙大是個宋,我朱重八也是個宋,將來史書撕扯起來,誰才是正統?
——再說了,韓林兒的政權,可也是「宋」呢!
所以,在爭執不下時,「大明」這個國號便悄悄浮出水面,並幾乎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直到有文官偶然發現,南朝劉宋孝武帝劉駿的年號,也叫「大明」。
——你們大宋是沒完了是吧?要不高皇帝改叫韓重八趙重八或者劉重八,大家大宋f4組團出道得了唄?!
在這個處處都隱藏著大宋的險惡世界裡,絕不想變成大宋的朱重八奮力掙扎,終於拋棄了以往一切的慣例,硬是拿自己曾經擔當過的什麼「安國節度使」,給國號定了個「大安」。
不過,雖然「大明」功虧一簣,但能力排眾議走到最後,基本能看出明教及白蓮教的分量。當然,幾百年前的陳穀子爛芝麻不算數,但一個明教教徒千方百計攀附著宗室到達皇帝御前,又是想要做什麼?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眯起了眼睛。
恰好在此時,天書又開始了嘀咕:
【大概也正因為如此,殘存的明教一直對朱重八和他的王朝感情複雜。高祖皇帝登基之後基本完全摒棄了明教的理念,甚至將紅巾軍等稱為「妖人」,將偌大的國家完全轉變為了一個與歷代正統毫無異樣的儒教農耕帝國;這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實打實的過河拆橋、始亂終棄,不能不引發明教教徒深刻而持久的怨懟;但另一方面,高祖皇帝的功業又太過於輝煌,甚至可以算超出了明教建設之初最狂野的想像;所以,教徒們又不自覺的畏懼高祖皇帝,忌憚朱家皇室,並將之視為神明的化身,偉大的明王——歸根到底,還是只敢跪著造反而已。
不過說句實話,老朱雖然確實不地道,但如果按民間宗教那一套建國,確實也魔怔了一點。如果以當時的教義,那老朱是明王降世,可稱天王,朱老四是真武降世,可稱天兄;雖然天王天兄父子和樂,但到底也走到了天兄殺天侄的地步。所以說還是那句話,我們大安也有自己的洪天王,我們大安也有自己的拜上帝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太平天國,歷史這玩意兒查重率也太高了。】
天書還在繼續吐槽,但皇帝已經不在意了。他霍然坐直了身子,眼眸中驟然閃過了一道精光,直直逼向滿臉溝壑的老方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