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論事向有慣例,一般都是先公而後私,所以是張太岳起身回稟,說興獻皇帝的語錄已經編訂出了大綱,不久就可以開始正式修纂了。
世子本來半靠在躺椅上,聞言不覺抬頭,眼中竟似有微光閃過:
「這麼快?」
「興獻皇帝的狀況畢竟特殊一些。」張太岳道:「快一點也是有的。」
歷代皇帝有實錄有起居注有詔諭檔案,還有奏摺上的種種批語;編撰語錄時必得要一一核對搜集材料,分毫差錯不得,所以進度極為緩慢,修個十幾年也算正常。但興獻皇帝說穿了也不過是個藩王的底子,根本不可能有這樣豐富而完整的文獻記錄。以他留下來的那點模糊而短缺的資料,想編一本語錄真是再容易不過了;既能省事,還根本不怕什麼錯漏——侍奉興獻王府的老臣凋零殆盡,皇帝的記憶也早已模糊,誰能挑出瑕疵來?
一份又輕鬆又不怕犯錯,完成後還必定被皇帝重賞的差事,真正是天下打工人夢寐不得的寶藏。所以有時候你都不得不佩服閆閣老在窺伺聖意上的高超本事——穆國公世子能把握住機會是靠著資料提點,歷史上閆閣老力主修《興獻皇帝語錄》,可真正是無中生有,單靠自己的眼光便挖出了這個舉世無雙的寶貝來!
當然,閆閣老的主意的確很好,不過現在它已經是世子的了,世子也很欣賞閣老的聰慧,體驗非常之好。
而體驗非常之好的世子仰頭思索了片刻,露出了一個微笑。
「按理說我也不懂這些,本來不該隨便說話。」他平靜道:「但我想問一句,既然大綱都已經擬好了,那能不能先摘錄出一些語錄,編個小冊子出來呢?國朝敬天法祖,歷代先帝的語錄就是祖宗家法,聖聖相應不能違拗。而恰巧最近朝局起伏,也正好要有一個祖宗家法來安定人心。」
興獻皇帝只是個野雞皇帝,但誰叫他是當今聖上的親爹呢?只要他是聖上親爹,那他的話就比什麼武宗孝宗的語錄更管用十倍不止。
張太岳想了一想:「不知要編什麼樣的小冊子?下官可以立刻安排。」
「這也不難。」世子指示道:「麻煩你辛苦一回,把興獻皇帝生前支持宗藩改革、支持限制宗親、支持更動體制的語錄全部找出來,編寫一本《獻皇帝論宗藩改制》,我再讓人刻印後上呈,爭取每個衙門都能拿到一本,共同領略獻皇帝的聖訓。」
張太岳:…………
張太岳沉默了。
以他的敏銳,其實迅速就明白了世子的意思。在尹王叛亂後宗藩改革的呼聲再興塵上,世子的主張尤為激烈。如果這時候能有一本興獻皇帝支持改制的冊子印出來,無疑是極大的輿論助力。且不論什麼祖宗家法先代寶訓,單單是興獻皇帝的身份都能壓得反對者說不出話——藩王出身的獻皇帝自己都發話支持改革,你們還鬼叫什麼?怎麼,你們比獻皇帝還懂宗藩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