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萬兩換一千多萬,這樣的買賣誰會不喜歡?
所以,飛玄真君只是再抖一抖衣袖,盤膝坐定,五心朝天,雙手各捏法訣,深深吐納出一口濁氣。他頭頂的青葉花冠隨吐納而起伏搖擺,四面水汽亦蒸騰氤氳,那一份從容自若的飄逸閒散,仿佛真是仙人臨凡,實在不必為這點俗事煩心;
吐納之後,真君只淡淡說了一句:
「只為了六百萬兩就鬧到朕的跟前來,上書攻訐無休無止,朝廷的官員還真是操心吶。」
黃公公:?!!!
等等,什麼叫「只為了六百萬兩」?
六百萬兩還不夠嗎?
如果黃公公沒有記錯,數年之前江南洪災河北旱災皇帝又要修宮觀,幾處開支下來國庫一空如洗,還硬生生拉下了九百萬兩銀子的虧空;而為了分這九百萬兩銀子的大鍋,內閣六部中央地方鬥成一團,皇帝急完閣老急,閣老急完尚書急,尚書急完督撫急;在上面的是急急皇帝,在下面的是急急大臣,那才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呢——當時國庫空虛河北流民隨時可能武裝進京與朝廷痛陳利害,飛玄真君是上竄下跳躁得嘴角都起了大燎泡,怎麼不說一句銀子無所謂呢?
那時事情急迫到了極點,還是次輔的閆閣老一時腦子短路,居然想出了什麼改稻田為桑田的狗屁主意,並險些真的推行了下去;多虧了穆國公世子及時發癲,躺下來大喊什麼向經濟學先驅閆閣老致敬,才勉強剎住這股風氣,拖到了後來財政緩和的時候,沒有鬧出大的亂子……
怎麼,現在穆國公世子不發癲了,皇帝又開始癲了唄?
「只有六百萬兩銀子」——真是吃了燈草灰,放得輕巧屁!除非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真的功德圓滿,學會了呂祖點石成金的大神通,否則內閣就是死也死不出這麼多銀子的。
黃公公目瞪口呆,囁嚅不言,皇帝則氣定神閒,端坐不動。作為大安朝實際上的戶部尚書,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對朝廷的財政情況其實是相當有數的,所以在說出這句話時已經做好了準備,打算著實在不行就從小金庫掏錢——當然,這絕不是真君驟然轉性居然知道體貼國情,而是在權衡利弊後理性的抉擇。本來皇權尊貴,找幾個白手套刮一刮地皮倒也不是不行;但時間畢竟太久,進度也難免拖沓;想一想唾手可得的利潤,也就只有狠心自己掏錢了。
飛玄真君當然是天下獨一份的獨夫民賊,但終究是一個聰明老辣的獨夫民賊;什麼時候該下本錢,什麼時候該收割,老道士心裡自有一本帳目。為了將來的光輝前途,他絕不會吝惜今天這點消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