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些宗藩事先就打聽過飛玄真君的喜好, 知道他六十大壽時多半還要到湖北給親爹親媽掃墓,所以私下已經養好了倭國的死士,打算趁飛玄真君泛舟湖畔時來一個彗星襲日——橫豎大安皇帝易溶於水, 離奇暴死的又不止一個!

這一套方案做得粗糙之極, 輕易就被上虞縣令海剛峰探知了風聲,隨後借著欽差王潤蓮的王命旗牌直接將王府一圍, 從密室查抄出了全套的證據,直接送進了京城。

這一套東西遞到御前, 激起的暴怒可想而知。當天內閣的重臣們甚至都不敢回家,全部都聚在宮中值房靜坐,屏息凝神的等消息。而飛玄真君也沒叫他們失望,立刻送來出一張墨跡淋漓的紙條:

「頃接浙江八百里急遞所呈諸蕃罪狀,喪心病狂觸目驚心,朕覽之不勝驚駭;著內閣及六部公議!」

幾十個字大小不一、筆畫凌亂,倒像是幼兒的筆跡。在場一看便知是皇帝病中親筆。能頂著後遺症抖著手也要寫這麼一張紙條,可見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激憤到了何等地步!

主辱臣死,主上狂怒至此,臣子不能不憤君上之慨;但身為皇權最忠實的貼心老棉襖,首輔閆閣老及次輔許閣老卻只將紙條傳看了一回,隨後放上書桌,回位閉目安坐,竟然沒有再說一個字。

明明是叫內閣公議,拿到紙條一言不發,豈不是有欺君忤逆的嫌疑?眾人疑竇滿腹,莫知所以,也只好隨之沉默。

如此默然一刻鐘之久,大家才終於從心底服了這兩隻老狐狸——剛才奉命傳旨的李再芳又匆匆折返,抓起桌上的紙條就在油燈上點燃,然後厲聲警告在場的重臣絕不許泄漏,權當沒有這麼一份旨意。

面對諸位大臣的詰問,李公公猶豫再三,終於嘆出一口氣來:

「還不是時候!」

·

的確還不是時候。飛玄真君狂怒上頭之時,或許還能橫行無忌肆意妄為,但稍稍清醒後理智回籠,卻不能不面臨最殘酷的問題——如果宗藩僅僅是作惡多端妄行不道,那其實也還有緩和的空間;一旦涉及到犯上作亂,雙方就非得徹底攤牌,見個高低死活不可。既然彼此都要攤牌,對方的同黨盟友親眷當然要不惜一切魚死網破,動用一切的手腕——如果掙扎中真的把倭寇和葡萄牙人的軍隊拉了過來,朝廷又為之奈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