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 在京城的旱情剛有苗頭的時候,飛玄真君其實是並不如何慌張的, 甚至推波助瀾冷眼旁觀,未嘗沒有坐收漁利的意思。不過,這並不是真君胸有成竹別有妙算, 而純粹是出於某種盲目的自信——天書都稱許了他將來要蕩平四海開拓盛世成就不亞於太宗文皇帝的基業了,總不能創業未半中道崩殂,讓堂堂千古一帝在區區一場旱災中跌跟頭吧?
老天爺不給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面子也就罷了, 難道還能不給謫仙人面子?都是自己人, 何必較真嘛!
這種蜜汁自信撐著皇帝度過了開頭的一個半月,即使天象的變故已經鬧到朝臣請罪群議紛紛暗流起伏涌動,都依然能鎮定自若處變不驚, 人君風範氣度非凡, 居然還唬住了不少不知內情的官員,都在私下稱讚陛下心有驚雷而面如平湖, 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真正能夠決大計定大疑, 是高祖太宗的龍子龍孫,迥然與尋常不同。
但等時間拖到下半個月,就算再胸有成竹,真君也終於有些繃不住了——他倒不至於懷疑天書,只是噩耗一波接著一波,難免會在動搖之餘升起某種可怕的想像:天書給他預定的那個「盛世」,該不會還要走一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流程吧?
——那種事情不要啊!不是說好了不用很累很麻煩就能當千古一帝的麼?憑什麼框框給他上強度啊?!
旱情持續得越久,這種恐慌就越為劇烈;以至於皇帝不得不以靜修祝禱為藉口,隔絕外擾不見朝臣,免得君臣奏對時刺激過大猛然上頭,作出什麼不體面的事情來。頭部重創後皇帝忍耐力大大下降,委實是有點經不住折騰了。
當然,名義上是靜修祈天,實際上除了打坐齋戒燒青詞之外,真君大半的時間都用在了翻找天書上。恐慌之下欲·望更為炙烈,真君幾近狂熱的反覆閱讀這唯一的一本指望,字斟句酌尋章摘句,試圖從歷史迴響的細節尋覓出解套的良方;努力推測未來的蹤跡。真君只是壞不是蠢,他其實非常明白現下危局的真正緣由:雨雪當然不是人力可以控制;但堂堂的京師為什麼會困窘到連支撐一點意外情況的存糧都沒有?
說白了,這還不是真君和列位臣工君臣一心大缺大德,又是修宮又是修觀,又是齋醮又是賞賜,十幾年來揮霍無度四處挪用,終於是將京城備災的儲蓄也給掏了個精光。這種事情平日沒有二兩重,一旦鬧大就是千斤也打不住;如果京中真的鬧出了大事,那將來史書上會怎麼記載他飛玄真君的舉止?
涉及到自身權位及千秋令名,不由得真君不提心弔膽惶惶難安,脾氣日益的古怪扭曲,常讓侍奉的宮人叫苦不迭,西苑的氣氛亦日趨冷淡,乃至於凝固僵化——所有依附於皇權的奴婢都在驚恐中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事情還沒有轉機,那麼一場前所未有的狂暴政潮,就必將會毀滅一切,把所有人都拖下渾水。盲人瞎馬,不過如此!
所幸,轉折點終於還是到了。在反覆翻閱天書百餘次,熟練到幾乎能順口背誦之後,皇帝終於在某日的午後聽到了久違的提示音:
【警告:檢測到重大歷史變故。】
·
或許是時氣不正的緣故,自從葡萄牙的事情泄漏之後,江南織造局上下的太監們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