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用穆國公世子的話說:「我們總不能隨心所欲,想打誰就打誰嘛。」

(這一句話是當時的內閣閣員張太岳所記載的原話,但在《儒望日記》中,世子又在後面補了一句:「雖然我的確很想這麼幹。」)

後世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糾結,但在非常講究師出有名,而且宣宗棄邊後保守封閉已有一百六十年有餘的大安朝,一個合適的敵人卻實在是證明改革正當性必不可少的論據。當時還沒有誕生反殖民主義的敘事,朝廷對外來侵略者的排斥僅僅限於某種保家衛國的本能,尚且沒有意識到西方列強在海洋上的擴張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在這種大氛圍下,革新派實際上很難說服他們保守僵化的同僚們。甲寅變法的確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利潤也要有合適的理由塗脂抹粉。就算自有大儒為你們辯經,你總得告訴大儒往哪個方向辯吧?

而上虞海戰的重大意義,就是找出了可以供革新派們批判一百年的此世界全部之錯——沿海走私集團。

飛玄真君足足揉了兩次眼睛,才終於確定自己沒有看錯字。雖然天書並沒有明言,但在費了極大的精力理解了這什麼「此世界之錯」的奇葩用詞以後,真君卻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所謂革新派批判一百年的沿海走私集團,一定是穆國公世子的手筆——這種莫名其妙神經兮兮應該找李時珍看一看的腦子的莫名瘋癲氣味,其他人是模仿不出來的,

【當然,對走私集團的批判並不是無的放矢。沿海的確有那麼一個官商勾結的團伙在長期走私;這個團伙的確與倭寇海盜甚至葡萄牙巨商關係匪淺;甲寅變法與走私集團的矛盾也的確不可調和——變法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掌握整個南洋的海貿,徹底斬斷境外勢力入侵的渠道,雙方的利益衝突從一開始就是你死我活,鬥爭根本不可避免。

但革新派搞鬥爭的思路卻實在與眾不同。他們宣稱,走私團伙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所謂「貿易保護主義匪幫」在境內扶持的漢奸團伙,里外勾結朋比為奸蓄意要妨礙甲寅變法中的自由貿易政策。至於「貿易保護主義匪幫」的名單,則隨實際而更新。在甲寅變法的前兩年,名單中只有東瀛、葡萄牙;呂宋之戰後,加入西班牙、荷蘭;天竺之戰後,加入英吉利、法蘭西……總的來說,突出一個身段靈活,因時而變;完美的解決了敵人過於弱小威懾力不足的問題。

——唯一比較尷尬的是,在起草匪幫名單時,變法派曾宣稱這是「少數別有用心的國家對大安的侵略」,而據事後統計,這所謂「少數國家」,大概占了當時文明世界的百分之六十,數量上還是很可觀的。

當然,如果後世的讀者能夠體會到這種尷尬,那麼當時的人肯定是更尷尬的。這套理論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並不受歡迎。直到甲寅變法的第三年,皇帝在齋戒中忽然昏迷不醒,表現出了極為怪異的譫妄、抽搐,治好了也大流口水;引爆了朝野巨大的驚恐。而在一片混亂之中,當時掌握機要的穆國公世子迅速出手,抓捕了由南方進獻來為皇帝祝禱的方士,指控他們與倭寇勾結,蓄謀毒害聖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