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楠葉西忍的牙齒要打戰了——正因為知道自己的罪行多麼的恐怖暴虐,所以才會對將來的清算生出無可休止的恐懼。他強行鎮定心神,只能勉強憋出一句話:

「——這也由不得你,你說了算!再說了,就算是中原朝廷的兵,又能,又能好到哪裡去……」

「這可就錯了。」世子道:「當然我可以向你保證,我是絕不會為倭國說一句好話的。但這種級別的戰爭肯定是國戰,將來要寫進歷史的。當今皇帝的做派你也知道,哪怕為了聖君仁主的光輝形象,他也總得約束一二的……寫史書的總不能太不要臉嘛!」

在中原儒生的理論中,文明也是分等級的。所謂夷狄之有君不如華夏之無也,華夏文明以外的蠻夷一般不怎麼被當作人來看待。但這個等級秩序中,倭國的地位卻比較特殊:它是被高祖皇帝親自冊封過的藩國,怎麼著也能按半個人來算——雖然只算半個人,但如果朝廷軍隊在島上搞得太過分,那也是很尷尬的。

這麼說吧,當年漢使縱橫西域,所行無忌;就因為做的事實在有點超出常理,搞得班固和班大家萬般無奈,不能不在西域列傳中記載一句「漢使者橫暴」——主持開發西域的還是人家地地道道的親骨肉好兄弟,這樣都沒法子掩飾;那推而論之,就算世子與張太岳關係再好,難道還能按住翰林院和文人的那隻筆麼?如果按不住,那就是貴為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也不能不忌憚千秋的史評。

但反過來說,只要引琉球入東瀛,那主事者的歷史責任可就要小太多了……琉球軍隊不聽指揮非要亂來,朝廷又能如之何呢?

都是在文山會海中歷練來的,楠葉西忍不會不明白這點推卸責任的套路,所以霎時之間臉色大變,幾乎呼吸不能,喘著氣呼喊:

「你,你,你竟敢——」

「請不要激動。」穆祺神色淡定,視若不見:「烏頭毒素髮作很快的,要是你一口氣上不來走了,那我們的交易就算作廢,我可以馬上寫信給琉球國王。好了,現在放緩呼吸,鎮定精神,不要著急……來,慢慢的告訴我,漢奸的名單在哪裡?」

·

說是名單,其實卻是七八本極為厚重的名冊,和青磚一起被砌入了地面。翻開名冊一一比對,除了簡單的姓名、代號、聯絡方式之外,居然還有極為詳細的往來記錄、信件摘要,乃至饋送的禮物與密語,處處嚴絲合縫,可以逐次驗證核實——都不必錦衣衛再做什麼了,只要將這本名冊上的消息收集齊備,就是鐵打的證據。

而從諸多證據推測,沿海某些人願意與這楠葉西忍合作,不惜倉促行事也要刺殺欽差的緣由,其實也相當之顯豁了。僅以幾封往來的書信看,這些人叛國謀逆走私盜運,恐怕人均都有個大逆不道的案底,屬於將誅滅九族剝皮實草當成遊戲成就來刷,在數十年裡橫行無忌肆意妄為,直接突破了大安律法的底線——刑法的條款是有限的,人類犯罪的想像力是無窮的;所謂虱子多了不怕癢,誅滅九族的罪過太多,人家可能也就無所謂了。

甚而言之,在原本的規劃里,這些主犯也並不是想靠謀殺欽差掩蓋什麼,純粹只是想攪渾池水拖延時間,為自己轉移勢力做準備而已。可惜,大業未成局面崩盤,勝負之勢陡然逆轉,諸位主犯猝不及防倉皇逃竄,只能帶了一點金帛資產迅速出海,將大多數的勢力都拋在了岸上——刺殺之事極為機密,恐怕到了現在,相當部分的脅從都還在懵逼之中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