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不算多。」穆祺如數家珍:「若以名冊而論,有一千五百八十九人干犯大逆。但其中三百零二人已經遠逃海外,恐怕追之不及;剩餘一千二百八十七人中, 約有八百人事涉通倭謀反, 需要朝廷派人拷問;餘下與刺殺直接瓜葛的,不過四五百人而已。」

「不過四五百人而已」!

與通倭謀逆等關係敏感的重罪不同, 刺殺軍中的欽差干犯的是軍法,可以由將領臨機處置, 根本不必通告朝廷。但若以軍法處置,這樣的罪過有且只有一個下場,絕沒有道理可講。

「世子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還是網開一面,在這裡解決了了事。」世子平靜道:「國家以寬仁為本;雖說要明正典刑,但既然軍法可以便宜行事,那就直接了解了他們吧,也算賞賜一點恩典。將軍以為如何?」

恩典?戚元靖愕然驚異,眼睛幾乎突出;但目光隨世子望向了山上高高懸掛著的兩具屍首,卻又不覺默然——依照高祖皇帝之《大誥》,抓捕到的刺客本應凌遲處死或是剝皮實草,但被召來的皮革匠殺豬匠聽到消息卻嚴辭拒絕,而且理由也很充分:且不說他們從來是殺豬殺羊沒有剝過人皮,就算真聽命幹了這票生意,那將來名聲遠揚,還會有百姓願意到他們肉鋪買東西嗎?幾輩子的名聲毀於一旦,再大的利潤人家也不願意做的。事情折騰到最後,軍隊上無可奈何,也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以斬首的方式匆匆處死拉倒。

事實證明,手藝也是隨時代而變遷的;在高祖皇帝創造出的市場需求消失之後,凌遲和剝皮這兩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隨之湮滅,並再難復甦了。

所以,在此處解決問題還真是巨大的恩典。山東地方根本找不到可靠的劊子手,就算想用酷刑也沒有那個技術,只能從寬從速,最多斬首了事。剝皮與凌遲最終改為了正常的斬首,這怎麼不能算格外的寬待呢?

這固然是軍法的特權,但未免大大違背了刑律的本意,所以世子沉吟片刻,也嘆了口氣:

「說是寬仁,其實也還是縱容……我們這些淺薄平庸之輩,真是愧對高祖皇帝啊。」

戚元靖無言以對,愣了片刻之後,只憋出來一句話:

「也不至於如此。」

「我不是在拍馬屁。」世子搖了搖頭:「戚將軍看看名冊就知道了,如今山東及江浙沿海,通倭者真是盤根錯節,數不勝數,病患已經深入肌理;事情為什麼會發展到這一步?還不是如我這樣得過且過的大臣在中樞敷衍縱容,養癰遺患!試想一想,如果在罪行剛剛萌芽的時候,就能雷霆萬鈞,秉公執法,按照《大誥》剝他幾張人皮掛到官衙,事情會到這一步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