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很可惜,他們疏忽了一些超出於傳統經驗之外的小小細節。

在檢查完天津港口造船及維修的進度之後,穆國公世子設法召見了闊別許久的儒望,直接了當的提出了要求:抗倭戰事在即,他希望借一百八十萬兩白銀充作經費;再從皇帝內庫中設法套一波,估計軍費也就差不多了。

在主持了上虞之戰後,儒望地位大漲,極得銀行總部賞識,這一百八十萬兩也不是不敢答應;但仍然多問了一句:

「不知世子打算怎麼還錢呢?」

「我們要對倭國動手。」世子曼聲道:「倭國可以挖的潛力有很多,一定能讓銀行滿意。」

「潛力?」

「高利貸、礦產專營、租界、自由貿易權、治外法權。」世子聲音平靜:「這些事情,還需要我來教你們麼?」

說到此處,穆祺也不由心中遺憾。說實話,但凡事情還能有一點迴環餘地,他都不願意讓英吉利這樣居心叵測的壞坯插手其中。可沒有辦法,如今一則是軍費開支實在艱難,二則是大安對外用兵經驗太少,各方面都不能不依仗這些老牌帝國——以他對飛玄真君的了解,估計打完倭國後能占幾個大銀礦收一收礦稅就心滿意足了;刮油水的手段既原始且粗暴,根本榨不出來多少。只有讓銀行家親自上陣,才能將倭國從上倒下榨得乾乾淨淨,子子孫孫都要感激帶英的大恩大德。而大安總覽全局,不但分潤可以大幅增長,也能積攢下寶貴的見識嘛。

榨油水也是要經驗的,論這一點的經驗,誰又能比得上如今的帶英呢?

商賈之利,不過百倍;謀國之利,無可計算。海盜出身的英吉利銀行,當然很明白這個道理。但面前如此誘人的餡餅,儒望並沒有急著答應,而是確認了一句:

「世子是要以倭國的權益作為抵押?」

「不錯。」世子淡淡道:「具體條款你可以提,我們都能談一談。」

「那就好。」儒望露出了微笑:「我答應了。銀子和物資可以儘快交割,一定不會耽誤用兵的大事。」

「這就答應了?」穆祺有些吃驚:「你不提幾個具體條件麼?」

「沒有這個必要。」儒望笑道:以我對世子的了解,如果涉及到大安的權益,世子大概會拼力與我爭奪,一個字一個字的糾纏細節,幾個月也未必能把條件談下來。但現在出賣的是東瀛的利益……世子總不至於連東瀛的利益都要用心保護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