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所謂「王侯將相」,也不過只是當世的貴戚高官而已;可堯舜卻是聖人,是天子,是一言足為萬世法的先王——「人人皆可為堯舜」,你是想做什麼?

這樣危險之至的思想居然在朝廷到處流布,略無阻遏,上下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要不是翰林學士張太岳到西直門淘換舊書時偶然翻到了一張傳單,恐怕中樞內外都還要蒙在鼓裡。而等到外務處派人仔細調查,才發現類似的冊子早就四散傳播、不可控制,所謂散入春風滿京城矣。

這樣離經叛道、大逆難言的文章,按理說是要上報宮廷,設法重重懲處的。但發現此事的張太岳卻是左右為難,猶豫不能決斷。畢竟,如今真君在西苑禁閉的時間越來越久,服藥修道舉止顛倒,外廷已經很難猜測皇帝的心意,各個都有如履薄冰的畏懼,輕易不敢上報;再有,這些新式的傳單能夠大量印發、迅速散播,多半也是仰仗著從穆國公府擴散出的全新造紙術及印刷術,要是皇帝動怒後查得太細,搞不好就會波及到國公府,乃至直接牽涉世子本人……

於是,長久思考之後,張太岳將詳細奏摺夾進了一份厚達五百多頁的城防修繕報告裡,裝進盒子中遞了上去。

反正現在海內平靖,就算有一點異端邪說,也沒什麼大礙……吧?

·

雖然暗自有此僥倖之想,但張太岳心中卻總是踟躕猶豫,牽繞不去。他給京兆尹衙門發了公文,請他們嚴格管理各地的書坊(當然,以京兆尹的行政能力,這份公文的作用等於放屁);自己還時常繞道到西城門及京郊的舊書古董市場,設法摸清這些傳單的底細。

而事實的發展果然一如預期,在官方的彈壓失能之後,地下的出版市場像野火一樣蔓延滋生,培育出來的文化產品越來越驚悚恐怖——什麼下流猥瑣的春宮小黃書只能算開胃小菜了,討論大安勛貴宗室,乃至直接揭朱家老底的冊子都被印刷了出來,泄漏的史料勁爆狂野之至,而且相當一部分直指皇權核心,牽繫到了太宗靖難及英宗叫門的大量往事。敏感辛辣得能讓人冷汗涔涔;連張學士都難以克當。但其中最為兇狠,最為可怕的,還是那些有關於「人人皆可為堯舜」的小冊子,效力比什麼都要狂猛——

在張學士翻到的傳單中,這些闡述新式儒學的小冊子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了疊代。一開始這些文章還相當之精深晦澀,大量的引用《尚書》、《易經》以及上古逸聞,從儒家經綸的角度論證自己的觀點;但在兩三版之後,傳單的內容開始變得簡易、直白,夾雜了大量世俗的口語及白話,引用的案例也由三墳五典變為了耳熟能詳的簡單典故,甚至有《三國》、《水滸》乃至《凡人修仙》的內容……

要是在正統學術領域,這種夾七夾八的搞法簡直是粗鄙之至,貽笑大方,足以被正經的儒生輕易開除儒學籍;但在足夠敏銳的政治人物看來,這卻恰恰是傳播者在有意地放下身段,試圖擴大影響力,繞開古板的士人階層,將新式的學說直接擴散到街頭巷尾。

辯經倫理還只是學術上的爭論,直接將要命的理論大肆擴散,這又是什麼行為?

反正這總不會只是想賺點版權費。張太岳思來想去,內不能自安,終於帶著搜羅到的一堆最為敏感的地下傳單,悄悄找上了穆國公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