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三道上諭依次升級, 邏輯嚴密,環環相扣,盡顯傳統政治的嚴謹與縝密。但這樣精心琢磨的聖旨明發給東南亞的洋人,那就有些俏媚眼拋給瞎子看了;西班牙人倒是通過情報渠道拿到了旨意全文,但費力翻譯之後依舊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雖然盤踞呂宋已久,但因為外來殖民者對本土帝國某種根深蒂固的輕視,西班牙人並沒有花力氣了解這個盤踞東方,封閉保守已久的霸主;他們往來經商,手上倒也有幾個翻譯,但這一回的旨意由翰林學士張太岳精心斟酌而成,駢四驪六,極盡鋪排;用典深奧,文詞淵深;區區尋常文人,不要說讀懂那些動輒《春秋》、《尚書》的典故,就是聖旨中用的字都有大半認不得。南洋的資本家們在這幾篇古文上折騰了很久,但直到大安的艦隊奉命自天津、浙江出發,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喔,要開打了呀。

在這一點上,就能看出消息靈通的好處了。英吉利銀行高級主管儒望先生總領東方各國的商貿事務(沒錯,儒望又升了),對此就深有體會。他當然也讀不懂中國人的古文,但早就從特定渠道收到了消息,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讀到「懸崖勒馬」時,他已經秘密籌集好了資金;讀到「是可忍,孰不可忍」時,開始將本錢分筆投入東南亞及天竺的黃金市場中;等到最後的「勿謂言之不預」明發,儒望終於一擲千金,直接all in!

區區幾場海戰又算得什麼?在浩蕩金融戰場上,大家也要痛痛快快做一場!

事實的發展絲毫不出意料。在正常情況下,南洋的黃金價格非常穩定,大概是一萬錢換一兩黃金,或者說十兩銀子一兩金;但中西開展的消息傳出之後,南洋的金價隨之上揚,在一個月之後就抵達了一萬五千錢的大關。

一萬五千錢一兩黃金!區區一個月之內,儒望投下的本錢就漲了百分之五十!

但這是終點嗎?不,這當然不是終點。四月十六日,自浙江出發的興獻皇帝號與西班牙海軍主力旗艦遭遇,雙方展開激烈炮戰;在被改進型號的飛玄真君號火箭狂猛轟擊兩個半小時之後,西班牙艦隊大敗虧損,五艘主力的風帆戰艦沉沒,三艘巡防艦擱淺,主力艦隊亦受創嚴重,不能不舉白旗請求投降,被直接押赴入福建港口。四月二十五日,戰場結果傳遍南洋上下,頂級資本大為震動;原本已經漸漸平復的金價再次上揚,迅猛突破了一萬八千錢的大關。

五月十日,在廣東一帶為商船護航的興獻皇后號主動追擊前來進犯的西班牙風帆炮艇編隊,於濠江附近海域交戰。因為風向的緣故,此次戰爭持續不久,興獻皇后號也只是小勝而已;但這場衝突爆發的地點基本就在各殖民資本的眼皮子下頭,效果仍然非同凡響——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身臨其境之後,對戰爭及混亂的恐懼再次激增。黃金等硬通貨第三次上升,金價站穩了兩萬錢的大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