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考慮到這幾年來真君僻居禁中,召見外朝的頻率已經縮減為了一月一次,消息隔絕,心意相當捉摸不定;這樣直接而鮮明的表態可以說是珍異之至,足以大大穩固中樞的地位。於是內閣與有榮焉,恭敬謝恩領受,還寫了謝表托太監轉交。

皇帝特賜的恩賞,享用起來當然也要講求禮制。內閣首輔閆分宜當先起身,捧過燕窩後向西行禮,揭開玉盞看了看內里紅殷殷的一碗的血燕,卻又向對面的穆國公世子點頭微笑:

「老朽能有今日的恩榮,都是沾了世子的福分啊。」

世子忙拱手回禮,連稱不敢,其餘閣員則隨之微笑。這大半年以來眾人全程跟進,當然知道中西海戰深層的迴環曲折。具體的謀劃戰略及調兵遣將還不好說,但最後左右了整個戰場勝局的關鍵招數,向民間開放武器的決策,卻是由穆國公世子一力主張,並全力壓制住中樞其餘的反對意見,說服了兀自猶豫不決的飛玄真君——沒錯,即使宮廷在南海陷入了巨大的金融危機,真君依然不願意將危險的火器放入民間;還是世子當面上奏,親自擔保,保證海商拿到的武器永遠會落後軍方兩到三個版本,核心的技術依舊掌握在皇室與朝廷手中,安全無虞;皇帝思慮再三,才終於勉勉強強寫下了詔諭,同意了陳請。

——事實上,即使勉強簽發了旨意,真君依舊迅速反悔,很快就派人來索回聖旨,說是要再做修訂;還是世子見機極快,拿到詔書後立刻讓張太岳明發上下,絕不耽擱;木已成舟,無可挽回,宮中派出來追索聖旨的太監才不能不悻悻折返,無可奈何的認下了這件事情。

艱難險阻,一波三折;要沒有穆氏傾盡全力的推動,是絕對逼不出來這驚世駭俗的大招。成事固然在天,但謀事終究在人,如今大招生效,一舉底定勝局,大家飲水思源,當然不能奪走人家的功勞。再說了,內閣閣老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南洋黃金中可賺得不少,考慮以後的光輝前景,更是要向外事處大表親熱,絕無疏忽。

都是掙錢嘛,不寒磣。

·

享用完皇帝的賞賜後,內閣繼續辦公,世子則帶著外事處討論南洋事務。按照朝廷的規制,對外的戰事本來應該是內閣兵部會同司禮監決策,但海軍幾次戰事之後,權力隨實際而變更,基本的海外事務已經是外事處在辦,兵部不過署名而已。

相比因循守舊的內閣,外事處開會要簡單得多。大家將緊要公文一一整理,想到什麼就先說什麼,不拘一定的流程。今日檢查了各方寄來的信件之後,世子就沒有提及西班牙人的消息,而是特意詢問高學士:

「聽說廣東寄來了消息,稱南洋的商人們在主動示好?」

高肅卿受裕王之託,兼著海關的差事,手上有東南亞及天竺的特快渠道,情報極為靈通,所以立刻點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