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話就真是一針見血了。往年裡皇帝要刮個幾百萬兩,那都要騷擾內外驚動上下,將兩京一十三省攪動得雞犬不寧。如今安坐宮內,不勞不費,只要派個白手套南下一趟,千萬兩的白銀輕輕鬆鬆就能到手,普天之下,哪裡還有這樣便宜划算的買賣?

當奸臣當佞臣當白手套也是很辛苦的,要不是事非得已,誰願意刺刀見血與清流與言官搏殺?如今南下一趟,小閣老也算是憧然生悟,脫胎換骨了——過去刮地皮收賄賂吃回扣的貪污法實在是太低級太粗暴了,原來操縱金融操縱市場操縱信息,才是最高妙精深的玩法!

噫!我悟了!

作為開悟的先驅,他很願意和盟友分享經驗。小閣老笑道:

「說句慚愧的話,我也在金銀堆里混了十幾年,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快的賺錢法,竟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今日得勝回報,聖上一定高興,一定會重賞上下;將來再有大戰,也可以如法炮製……」

雖然喜悅不已,但小閣老還是很有分寸的。他之所以能在金融市場縱橫捭闔無往不利,全仗著外務處在身後操持海戰,運籌大局。現在正是勝利回朝後瓜分果實的時候,他主動提起什麼「再有大戰」,無疑也是暗示了將來合作的誠意。大家彼此不忘本,才有源源不斷的蛋糕可以分嘛。

但出乎預料,世子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欣悅。他只是搖一搖頭:

「……『如法炮製』?——當然,快錢得這麼容易,這麼輕鬆,肯定是要忍耐不住,反覆嘗試的。不過……」

這話真是莫名其妙,無頭無尾;而至於「不過」什麼,穆氏終究沒有再說。

·

【歷史的迴響·片段】

……中西呂宋之戰最顯著的影響,或許還不是國際戰略局勢的改變,而是中國朝廷對於金融市場態度的變化——一如某不知名消息人士的預言,在品嘗過投機的甘美與便捷後,你就很難拒絕快錢誘惑,尤其是市場仿佛盡在掌握的時候。

雖然在多年變法中,大安朝廷曾反覆的強調「脫虛向實」,「杜絕投機」,「支持工業」,但每當戰事一起,權力頂端的人物卻又總是忍耐不住,要借用市場必然的波動為自己牟利;投機屢禁不止,潘多拉的魔盒永遠也關不上。

這種理論與實踐的背反持續已久,甚至形成了某種古怪的慣例——沒有門路的民間資本倒是實在聽命,老老實實的興建鐵廠煤礦;手握重權的資金卻永遠追逐暴利,沉迷於投機不可自拔。上下各行其是,卻居然還能互不干涉,獨自運轉,也算經濟史上的一大奇事。

當然,在相當一段時間裡,這種投機仍然是克制的。甲寅變法後的數任內閣都有在戰時操縱市場的黑歷史,但無論閆分宜許少湖高肅卿還是張太岳,在操縱時都依舊有其底線。他們炒作的是黃金,是玉石,是花卉,是與百分之九十就的人基本沒有關係的奢侈品,所以市場動盪不休,泡沫時起時滅,大部分的產業卻仍然平穩運轉,沒有受到什麼波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