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是啊,誰會反駁呢?如果板著指頭數一數,耳房內遺詔起草的這五人小組,除了張太岳年紀尚小還未領受先帝的恩德,其餘誰又沒有在先帝手下領教過滋味?許閣老李閣老被逼著跳大神寫青詞日日夜夜猜測皇帝的謎語,身體精神受創還在其次,「青詞閣老」的臭名是聞名遐邇,永遠不可抹除了;高學士隨侍裕王於潛邸,在「二龍不相見」的數年裡,受過宮中太監多少的搓磨侮辱?就連穆國公世子,恐怕也不敢遺忘重金屬的滋味!

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天下的事情,總翻不過這個道理。

所以,這樣一群堪稱復仇者聯盟的組合,你指望人家能憋出什麼好屁呢?

什麼「說公道話」?真要說公道話,真要客觀、公正、辯證的評價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那縱觀真君的一生,總體來說,還是過大於過、瑕不掩瑕,毀毀參半、貶貶不一的。我們不能因為個人情緒而過度強調真君的一些小錯誤,還要注意到他更大更惡劣的錯誤;不能因為歷史的局限而求全責備,更要看到真君性格與個性上不可容忍的瑕疵——此錯誤百出的歲月,歷史當自有公論。

——當然,考慮到儒家的孝道忠道,考慮到千秋萬世的名聲,這樣的大實話是肯定不能往外摟(不過,嗣皇帝估計也沒啥好話)。所以大家驚愕之後迅速恢復了從容,算是默認了許少湖的意見:

遺詔的主體肯定要大誇特夸,不吝溢美之詞,什麼聖文神功、光大前謨、敬天法祖,不要錢的典故想放多少放多少;但在具體細節上,則可以盡情發揮,著意陰陽,大家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

不錯,死者為大;本來不好擅議先王。但幾位閣老也是黃土埋脖子的人了,要是不暢快出這口惡氣,真是一輩子的念頭都不通達!

·

基本方針確定之後,接下來就是依次發言。

許閣老建議,在遺詔中加入「力戒糜費」、「以儉為德」的綱領,將宮中一切奢靡過度的差事進階罷除,節省開支——至於「聖文神功」的先帝怎麼會有這麼多奢靡過度的開支,請自己去想。

李閣老建議,在遺詔中寫入「敬天修德」、「罷廢齋醮」,驅逐一切方士妖人的內容,以此向天下暗示,大行皇帝猝然崩逝,是自己吃丹藥吃壞了事,與其餘人等無干——至於先帝具體是因為什麼出事的,建議別問得那麼仔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