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村里家家戶戶都有茅房,但因為風水之類的迷信心理,茅房都建得遠遠的,一般在房屋的後面,距離大概三十米左右。

當然,距離五十米也是有的。

秦瑤只能入鄉隨俗,把茅房建在離家二十多米遠的山腳下。

上廁所時,得先從新建的圍牆後門通過,出了門,走過一片荒地才能上茅房。

幸好她還有個淋浴房,平時要是犯懶,可以在家湊合一下,等天亮再拿到茅房裡倒掉。

劉季從主屋搬到了偏屋,以後這就是他的房間,屋裡都是原先家裡用的老家具。

用不了的那些,都讓秦瑤劈來燒火了。

對此,劉季雖然羨慕新屋子新家具,但也沒敢說什麼,只是做飯的時候,小小聲抱怨兩句不公。

明明是他在這個家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待遇卻還不如四個每天到處亂跑的娃。

從前的主屋,成了會客的堂屋和吃飯的飯廳,裡面只簡單擺了些桌椅板凳,就沒別的裝飾了。

現在新家裡的全部家具,都是原木色的,青色的泥地面用錘子一捶捶敲得嚴嚴實實,地面光亮平整,整個家給人的感覺而明亮。

新建了兩米高的圍牆,把整個院子護在中間,分了前後兩個院子。

前院十分寬敞,圈了不少之前的空地進去,劉老漢特意用撿來的石塊圍了兩個菜地,張氏還送了一包菜種,叮囑劉季自己種點菜吃,天天花錢買也不像話。

在廚房門口,秦瑤做了一個大水槽,方便洗衣洗菜之類的。

水槽用的是石頭豬槽,大伯家不要了的。

秦瑤一個人把沉甸甸的石槽扛了回來,洗乾淨後用鎬子鑿平四壁,就有了一個現成的大單槽,足足一米二長呢。

九叔幫忙找了四根短木做好支架,離地八十公分,把石槽放上去,嚴絲合縫,就是一個完美的洗水池。

平時用來洗碗洗衣服什麼的,肯定很爽。

石槽中間秦瑤鑿了個下水用的洞,平常木塞子堵住就能蓄水。

為了不弄濕院子裡的地面,用竹子做了通水管,直接聯通到屋檐下的排水溝里,順著水溝,排到屋外的荒坡。

這個水槽做完,前來幫工的族人們都說好用,打算回去給自家的女人們也做一個,省得搬動一大盆水去倒掉,累得慌。

為了配合這個水槽,秦瑤把廚房裡的兩隻水缸挪了一隻過來,用水就方便了。

倘若下雨,水槽里的積水也能用來澆澆菜。

後院則稍小一點,目前空置著,秦瑤打算到時候立幾個木樁之類的,做個習武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