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成,你知道你帶路。」秦瑤爽快讓出最前頭的位置。

劉仲大步走在最前頭,劉柏跟他並排同行,兩人商量著去那座山。

取石頭其實是最簡單的,難的是怎麼運回來,所以距離大路越近越好。

劉柏比較注意細節,問秦瑤,「取石的地方距離下河村都不算遠,搬回咱們村反倒還多費一節事,要不咱們就把石頭取了,在路邊搭個棚子就地打磨,到時候直接拉到下河村,還能省點事。」

而且石頭沉重,放路邊也不害怕被人搬走。

一般人誰閒得沒事幹去偷石磨啊,沉就算了,不需要的人家都嫌它占地方。

秦瑤一開始就是這麼打算了,聽見劉柏提出來,點頭同意。

從劉家村往下河村方向走半個多小時,取石的地方就到了。

是一座石山,上面寸草不生,下方都是被風吹雨打,落下來的碎石塊。

石壁上有明顯的開鑿痕跡,這裡是附近幾個村常來取石塊的地方。

石材質量還可以,做磨盤是足夠了。

秦瑤需要兩張直徑八十公分的磨盤,還有一個直徑六十公分,長一米的圓柱體石碾。

一個下午,四人都在選料,把好下手的地方用河邊的彩色粉石劃出來,圈出了幾塊地方。

今天是沒時間鑿石頭了,選好料後,劉柏和劉肥砍樹,秦瑤負責搬到大路上,和劉仲一起搭了個簡易樹棚,遮陽遮雨。

弄好工作棚,四人伴著夕陽歸家。

各自休息一夜,次日天剛蒙蒙亮,劉肥就跑到秦瑤家門口敲門,把秦瑤叫了起來。

看著少年人那積極的勁兒,秦瑤啃著劉季昨夜做好的肉餅子,手裡提著裝了饅頭和菜的小陶缸,搖頭輕嘆:「真有活力。」

何氏和邱氏一大早就起來了,給三兄弟做了早飯,又給他們兜好了午飯。

不過三人的飯碗加起來,都抵不上秦瑤手裡那隻小陶缸。

往日大傢伙一塊兒吃飯,他們只瞧見秦瑤一碗接著一碗,並沒有太直觀的感受到飯量之間的差距。

今天一看見那口小陶缸,眼睛都瞪得老大。

「別這麼看著我,很誇張嗎?」秦瑤提溜著自己的中午飯——小陶缸,挑眉狐疑問道。

劉柏三兄弟齊刷刷點了點頭,真的很誇張好不好!

不過到了目的地,干起活來,看秦瑤舉著鎬子,一錘子就敲下去十幾公分的時候,又覺得她吃這麼多,很合理。

一整天,山谷里都是「哐哐哐」的金石敲擊聲,聽起來還挺有節奏。

秦瑤每次抬頭看見兩臂肌肉鼓起來,幹活努力的劉家三兄弟,都忍不住想,明明是同一個爹,為什麼生出來的兒子卻如此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