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瑤到劉家村一打聽,暫時沒有人想賣地,便將買地這件事先放下了。
她打算來年開春前再問,一二月的時候,存糧吃完了,麥子還沒長成,可能會有人想賣地。
不過太差的地秦瑤不要,她要買就買好的,起碼也要像現在租的這些良田一樣,不管是自己種還是走投無路想出手,都更有價值。
當然,良田價格也貴,她問過劉老漢,劉大福租給她的那十畝好地,一畝能賣八兩到十兩之間。
這麼一算,秦瑤發現自己手裡現在這一百兩銀子,才買得起十畝左右。
那與其現在高價入手,不如再等一等,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同時也能攢下更多銀子,爭取一步到位。
買得多還能談個批發價呢!
打定了主意,手頭那一百兩銀子秦瑤暫時不打算動,專心經營水磨廠。
一轉眼,半月過去。
水磨廠這邊,工人們已經熟練掌握生產流程,流水線生產初見成效。
按照現在的生產速度,十月中旬那三十套小型水磨可以如期交貨。
劉木匠也輕鬆不少,和秦瑤以及被秦瑤挑出來的順子一起,加入銷售工作中,時不時就往鎮上和其他村子走一趟。
一面維護老客戶,一面發展新客戶,隔兩三天能帶回來一單。
雖比不上秦瑤一出馬就是十七套,但涓涓細流綿綿不斷,十分穩定。
里正領著人來收糧稅,村里熱鬧了好幾天。
今年是個豐收年,糧稅也比舊朝低了很多,老百姓臉上很少見到不情願。
不過家裡人口多,土地少的人家,十五分之一的糧稅對他們來說,仍是一個巨大壓力。
秦瑤家地少,糧食交了一百九十多斤,挑了兩擔就完事。
劉老漢家的可就多了,今年種了一百一十畝,連殼總收成兩萬四千兩百斤,應繳納糧稅一千六百斤,結餘兩萬兩千五百多斤。
今年全縣大豐收,糧價降得極低,劉大福家的糧食賣出去,一斤才賣了三文,比去年少一半。
劉老漢家刨除自家人一年的吃食,餘下糧食全部賣出去,能賣四十八兩銀。
一家九口人,馬上邱氏那還有一口,來年十口人,倘若沒有其他賦稅,那就算得上是好過了。
沒有天災人禍,積攢幾年,小康也能達到。
然而,只有經歷過的老人們,如劉老漢和張氏,面對今年這樣的豐收,感到喜悅的同時,更多只是覺得鬆口氣。
因為他們知道,指不定什麼時候,老天爺就要發威。
今年餘糧他們不敢全部賣掉,只賣了一半。
糧食賣掉後得了二十四兩銀,也只敢拿出一部分用。
因為劉肥已經到了成婚的年紀,家裡需要增蓋一間屋子作為新房使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