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繼母后,我改造全家種田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短會結束,宋瑜便留在了工廠里。

他點了錢旺,打算先從廠中帳目開始入手,利用一整個白天的時間,把廠中幾個分部的開支情況掌握,以便明日工作開展。

按照宋瑜的想法,他充當的是主家賺錢的工具,僅僅只是維持現有的收益,主家肯定不會滿意。

況且還有為期一個月的試用期考驗壓在頭頂,宋瑜絲毫不敢放鬆。

這一看,宋瑜發現,舊有的模式中,除了流水線生產這一概念,其他並非完美,工人的利用率還不到七成。

而且文具廠產出單一,偌大一個木料加工廠,竟然只有文具禮盒和神力書箱這兩款產品。

並且,這還都是最初版的款式,這一年多時間,一點創新都沒有!

這都能賺錢,還有訂單一直維持到今年年中,宋瑜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這只是如今他來之後看見的。

晌午在食堂與工人管事們一起用飯,宋瑜從大家口中的言談發現,原來文具廠一開始的條件並沒有如今這般好。

進村的大路是去年年底才完工的,採購網也是在今年年初,才逐步成熟完善,將進貨成本穩定下來。

再有便是,屬於秦瑤個人的盈利,她自己嚴格控制了一條紅線,不得超過三成。

更多的利益,被她讓出給到工人們手上——就是那些時不時的米麵油糧福利和冬日炭火、夏日涼湯。

不但如此,每年還要上交族中一部分土地租金,山石樹木採伐費用。

村里修的路,全是從工廠盈利中支出。

僅僅一頓午飯過後,宋瑜重新審視了一遍自家夫人到底想要什麼。

更多的盈利好像不再是他通過考核的必要條件。

或許,夫人想要的是能讓眼前這樣的經營模式,長久維持下去。

宋瑜扶額,後面這個可比前面那個目標要更難完成。

只是增加盈利,他很快就能讓到達夫人手中的銀子漲三成。

辦法也簡單,無非是將工人們的勞動力壓榨到極限,再減少各項不必要開支,就能省下一大筆銀子。

可惜,午飯之後,他就知道,自己要是真這麼幹,不用一個月,半個月不到夫人就會把他們一家打包送回去。

宋瑜犯難的時候,秦瑤已經領著李氏和小來福在村中找到暫住的房子。

就在劉老漢家裡。

年前新修了幾間屋子,家裡劉柏、劉仲、劉肥三兄弟,一人一間。

金花和金寶現在都分到了自己的房間,還餘下一間劉肥的老屋空置著。

原本張氏是想著,趕緊接個兒媳婦進門來,誰想到,劉肥直接跑到縣城去了,還打著讀書這樣高光偉正的幌子,她還能怎麼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