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便是曬穀。
後院擴建已經竣工,宋瑜一家三口中元節前搬了過來。
現在家裡的地面都鋪上了青石,幾間主要臥房也都墊了木板,整齊又乾淨,孩子們都覺得屋子變得更寬敞了。
家裡有了寬敞的後院,秦瑤在秋收前到鎮上一口氣買拉回六張曬席,現在全部鋪開,能把今年新打出來的谷全部曬完。
在三成良田精耕,七成中田粗耕的種植戰略下,今年劉家村的整體收成比去年多了一成。
精耕的那些田,至少也有四百三十斤的畝產量。
更多的,比如劉大福家的,良田加上精耕細作,其中八畝居然達到了五百三十斤,超過了秦瑤家當年創造的畝產記錄。
反倒是秦瑤家今年的畝產比去年降低了很多,還達不到五百斤,五畝地一共得糧兩千三百斤。
當然原因也很簡單,誰讓她把家裡五畝地拿給各村鎮的里正村長們當成體驗田了呢。
家裡的穀子留給殷樂和孩子們盯著,秦瑤馬不停蹄趕到了鎮上。
秋收之後便是徵稅,對於整個盛國而言,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比這件事更重要。
為了確保各地糧稅能夠完整的收上去,盛國制定了非常精密的稅收收繳程序。
負責各地稅收的司倉官在正式秋收之前便開始給下面各州縣下派了徵稅任務。
秦瑤這個小小村長,在這場稅收活動中,將要擔任起非常重要的基層組織角色。
稅收是從下至上,一級一級上交,而各個村落,便是稅收的起始站。
秦瑤和金石鎮其他幾個村的村長一起來到里正家裡,上報了今年各自村裡的秋收情況,並從里正這裡接手收稅任務。
因為精耕細作的方式從劉家村傳出,縣裡對劉家村今年的收成格外關注。
村裡的秋收數據統計工作,秦瑤交給了劉陽和劉琪負責。
不過稻子有早熟和晚熟的,這會兒八月剛來,還得再等半個月,才能將所有數據統計完畢。
但僅僅是秦瑤現在帶過來的一半秋收數據,也足以讓其他各村村長艷羨。
「今年我們劉家村最高畝產是劉大福家的一畝五百三十二斤。」
「最低的精耕細作畝產也達到了四百三十斤,不過粗種的次等田,因為初期就挑選了精良稻種,今年產量仍舊保持在平均水準之內。」
秦瑤收起手稿,抬起頭面對各村村長,笑著總結道:
「總的來說,劉家村今年『三成良田精耕七成次田粗耕』的種植方案,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使得劉家村整體收成比之去年提升了一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