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面寫:
南山寡母,一年只能收糧八斗。
可是錦州義倉,徵收公糧卻要四斗。
苛政猛於虎,逼得那母親撞柱身亡。
徒留下孩子,無辜哭泣……
她只想著設立義倉,預防即將到來的錦州大旱。
卻不知道,這個時代……
設立義倉,會面對這樣多的阻礙。
她開始疑惑,焦慮。
【可若不建義倉,那錦州大旱,會死更多的人……還有三舅舅……】
【這是那個嗎?救一人還是救天下……】
這問題太難了,她覺得自己負擔不起。
【突然覺得,狗皇帝……有點可憐……】
狗皇帝聞之,眉梢一挑,頗感欣慰。
但也還是抓住了癥結,提示道:
「如今關鍵,在於……文武百官,天下蒼生,不認為錦州設立義倉是必要的。畢竟,錦州連年風調雨順,罕有災禍發生。」
【也是……畢竟他們不知道錦州就要大旱了,但天災人禍,誰能預料?】
誰能?
江稚魚眉眼一亮。
預料天災。
大師能啊!
沒想到,宋時微找來的騙子和尚,悟靜,還能幫她這麼大一個忙!
不枉她訓練他多時,又辛苦為他造勢。
「回稟聖上,前幾日臣女的三舅舅,提議說在錦州設立義倉,並非不經之談。」
「哦?詳細說來聽聽。」
皇帝見她眉眼一亮,還後退一步恭謹行禮。
不由得也來了幾分興致。
小傢伙真真是可用之才。
不過提點一二,便有了對應之策。
江稚魚頷首上前。
「聖上耳目通達,想必定是知道臣女府上有一客卿大師,其法能,足與曇鸞大師齊名。」
皇帝頷首。
心道:國師之計,以安民心。
此計甚好。
皇帝由衷讚嘆,但還是掩下情緒,循循善誘:
「朕倒是有所耳聞,大師法號……悟靜?」
「悟靜。」
二人異口同聲,彼此瞭然於心。
「是他向你舅父諫言,錦州必有大旱,宜應早立義倉?」
「正是。」
皇帝點點頭,心中已有謀劃。
第二日上朝,百官果然再起爭議。
皇帝建造想好的台詞,說與眾人:
「眾位愛卿可曾聽聞,近來京中有位高人,法號悟靜?」
百官彼此對視,小聲議論紛紛。
「我聽說過,聽說……那大師知遠古,通未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