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近娛樂圈之公司倒閉三百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陸北旌成名早,發跡早。雖然男演員的演藝壽命長,但觀眾和市場卻是渴望新面孔的,就在他從東京電影節載譽而歸的那一次後,他的電影上座率就開始節節下降。

並不是電影質量下降,也不是項目不夠迎合市場,只是因為觀眾看夠他了。

電影市場的容量在擴大,留給他的地盤卻越來越小。

市場經理對他說,不是他不夠好,而是觀眾喜新厭舊,對他求全責倍。他的每一次出現,觀眾都會期待他能帶來更高的成績,但電影這個東西是有天花板的,不是可以一直進步的。票房可以無限上升,但觀眾對他的評價卻不會一直保持新的高度。換句話說,就是眾口難調。

所有的明星都要面對這個現實。

只有一個辦法能保持觀眾對他的新鮮感,那就是少出現。

陸北旌從那以後就不再接GG,不再保持熱度,從大眾的視野中退出,從一年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變成了十年兩部電影。

他是把演戲當成終生事業的,甚至願意活到老,演到老,假如到了八十歲還能上台演電影,他就覺得此生無憾了。

所以,在別的小生還在努力拼獎拼履歷的時候,他二十八歲就過得像養老了。

十年兩部電影的容量就意味著一部也不能粗製濫造。他不缺投資人,也不缺好編劇好導演,相反,當大家得知他願意花五年的時間去磨一部電影之後,他的投資人都很高興,市場給他的也是正面反饋。

兩部電影,一部用來沖獎,一部就是純商業片,就是用來賺錢給投資人回報的。

《武王傳》就是純商業片。

以現在電影工業的技術來講,古代戰爭片的宏大場面已經可以做得相當優秀了,中國的電影CG技術在好萊塢電影工廠的磨練下已非十年前可比,這就意味著電影成本大大壓縮。

《武王傳》的立項很早,劇本完成的也很快,投資也很快到位了,劇組建立的也很順利,但就在演員的選拔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因為是純商業片,導演和編劇都不打算在劇本上玩太多花樣,劇情很簡單,就是武王與千古一帝姜姬的愛情故事。因為陸北旌演武王,所以劇情向他做了極大幅度的傾斜,這都是正常的。

但由此而導致前期商談的女主角備選都推辭了此片。顯然,已經成名的女演員不樂意當一部純商業片的鑲片女主角,說是女主角,角色配置卻相當於,又不沖獎,除非《武王傳》給天價,不然她們看不上這個項目。

但有陸北旌在,女主角的片酬不可能越過他。

於是《武王傳》開始轉而向二三線女演員。但談了一圈後,並沒有特別合適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